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扩散,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生产企业积极寻求出口认证,带动了出口认证市场的繁荣。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已有资质不全或者根本没有资质的认证中介机构利用口罩生产企业对出口国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者节约成本等心理,伪造认证证书,导致企业在后续出口过程中需要承担极大的法律风险。
为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印发了天津市《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暨加强质量标准服务工作的通知》,自4月1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认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核查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有无合法资质,是否存在虚假认证、买证卖证、认证严重失实、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标志、认证价格违法等行为。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104家,其中出口企业25家;已摸排94家,其中涉及医用口罩生产企业69家。检查中发现部分认证机构和中介涉嫌非法开展认证活动,骗取认证费,部分企业涉嫌冒用认证证书和虚假宣传,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已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预警。
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六稳”“六保”部署要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5月2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举办口罩、防护服、试剂盒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对接会。会议邀请到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BSI),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TUV)等3家已经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权、具备欧盟公告机构口罩等业务资质,可以合法在中国境内开展CE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参加,3家机构现场与我市口罩、防护服、试剂盒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对接。本次活动吸引了天津市各区70余家口罩、防护服、试剂盒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报名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