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以来,国内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企业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以支援全球抗疫。4月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积极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认证违法行为。
全市立案调查15宗违法认证活动
当前深圳市防疫用品出口规模成 明显增长态势。为顺利开展整治工作,全面了解深圳市防疫物资出口情况,深圳市场稽查局联动深圳海关,摸底全市防疫物资出口企业相关情况。同时,市场稽查局成立专项小组,梳理出225家深圳市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名单、国内9家防疫物品CE认证机构名单、国内44家医疗器械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名单。
截至5月7日,深圳市场稽查局共出动903人次,排查防疫用品生产企业226家(1家在排查中新发现),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2家,排查发现获得国内产品质量认证证书91份,获得境外认证证书257份;排查认证机构91家。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深圳市场稽查局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和调查处理,立案调查15宗,其中涉及未经授权开展认证11宗,伪造冒用证书1宗,买卖证书2宗,发布虚假认证内容广告1宗。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方面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各部门将重点对出口企业认证证书开展核查,涉及非法的认证活动线索将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同时会积极收集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执法检查

专项小组走访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并了解认证情况
提醒出口企业选择合法认证机构
针对社会舆论突出反映的防疫用品领域认证乱象,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强调,认证机构在开展认证业务,务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9条的规定,获得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相应资质,并在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外商投资企业还需要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11条的规定,需取得外方投资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认可机构的认可,并且具有3年以上从事认证活动的业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