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补贴

公务交通补贴的帐应该怎么算

2022-04-25 23:09:34  来源:创业补贴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8

公务交通补贴的帐应该怎么算

公车使用问题一直是我国公民比较关心的,在实践中有些公务用车出现超规的情况,面且信息公开不透明,造成公车滥用,为些国家用公务交通补贴代替公务用车,那么公务交通补贴的帐应该怎么算?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务交通补贴的帐应该如何计算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大幕即将拉开,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车辆,取消副部级(不含)以下领导干部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方案》规定,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各职级工作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具体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报道中提到,家住北京西三环的某部委的李*长,平时自己开车上班。他从西三环的家到单位上班,每天的路程约7公里,他一个月的油费约1387元。1387元的费用只是上班路程的油费,对于司局级的他而言,1300元的车补刚刚好。

报道说:相比李*长,家住西三环在东三环上班的孙女士就不那么幸运了。同样在某中央机关工作的她每天上班从西到东开车14公里,算下来,每个月的油费对她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车补肯定不够。”孙女士说,尽管花销大,但她还是愿意自己开车上班,“拿到车补后,自己再多贴一点,总比挤公交和地铁舒服。”

报道说:相比李*长,家住西三环在东三环上班的孙女士就不那么幸运了。同样在某中央机关工作的她每天上班从西到东开车14公里,算下来,每个月的油费对她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车补肯定不够。”孙女士说,尽管花销大,但她还是愿意自己开车上班,“拿到车补后,自己再多贴一点,总比挤公交和地铁舒服。”

这个帐算得不对。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公务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廉洁型机关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此次公务用车改革,取消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改革后,行政区域(城区或规定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所谓车补,是按公务交通的需要来确定,并不是按居住地与单位的距离来确定,也就是不考虑私人交通成本。

关于补贴标准,《方案》的规定是:“综合考虑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等因素,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确定本地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很多地方规定:严禁用公车参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旅游、扫墓、接送子女上下学、接送亲友办私事等私人活动。也有很多地方明确规定不得开公车上下班,例如昆明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印发的《昆明市严禁公车私用私驾实施细则(试行)》就明确规定:严禁驾驶公车上下班,确因特殊情况需要驾驶公车上下班的,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各级主要领导确因特殊情况需要驾驶公车上下班的,须按权限经上一级主管机关批准。

所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中,交通补贴应该明确为公务交通补贴,而不是全部交通补贴,更不是开车上下班的交通补贴。不能把公车私用隐蔽成公款私用。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公务交通补贴的帐应该如何计算”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相关的通知,公务交通补贴应该依据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等方面计算。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