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补贴

办理农机补贴是商家办理还是个人办理

2022-04-25 23:09:34  来源:创业补贴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0

办理农机补贴是商家办理还是个人办理

我国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的效率,推出了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同,而农机补贴就是其中重要的政策之一,想以取得农机的补贴,需要进行申请,那么办理农机补贴是商家办理还是个人办理?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办理农机补贴是生产商家办理还是农民个人办理

依据相关的规定,申请农机补贴时,应该由购买农机的农民个人提出申请,审核通过的再发放相应的补贴。

《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四、补贴对象确定和经销企业公布

补贴对象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申请补贴对象较多而补贴资金不足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

对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补贴对象,可优先补贴。

对每一类补贴对象年度内享受补贴购置农机具的台(套)数或享受补贴资金总额应设置上限,由各地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已列入黑名单的经销企业和个人名单,该类企业及个人不允许参与补贴活动,所销售产品不能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生产企业应对其确定的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的经销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原则上,补贴对象应到当地政府确定的主管部门办理所有补贴手续。要逐步使补贴政策实施操作过程与农机产品经销企业脱钩,过渡期3年。

补贴对象可自主选择补贴产品经销企业购机,也可通过企业直销等方式购机。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补贴对象应对自主购机行为和购买机具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风险。

二、农机补贴的标准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原则上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为防止出现同类机具在不同省(区、市)补贴额差距过大,通用类机具最高补贴额由农业部统一发布。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农机产品市场售价情况进行测算,在不高于最高补贴额的基础上,负责确定本省通用类农机产品的补贴额。

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非通用类机具分类分档办法并确定补贴额。对于部分涉及多省需求的机具分类分档及补贴额可由相关省协商确定。

一般农机每档次产品补贴额原则上按不超过该档产品上年平均销售价格的30%测算,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5万元;大型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4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60万元。

玉米小麦两用收割机按单独的玉米收割割台和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补贴。

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可自主决定补贴额的下调幅度。对于同一档次内大多数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幅度较大的,可适时调低此档机具补贴额。各省要向社会公布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补贴额一览表式样见附件2)和补贴额调整情况。涉及中央资金补贴的通用类机具补贴额调整的,须及时抄报农业部,农业部可视情况按年度进行调整。

三、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

1、购机者本人先行自主购机,开据税务部门监制的正式发票和产品合格证。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柴油机的产品不可申请补贴。

2、购机者持村级证明、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购机实物及购机手续到本乡镇报名,乡镇审核后填写《2017年购机补贴申请表》,申请人签字,乡镇主管领导签字、盖公章(乡镇留存一份复印件)。申请人每人一份补贴政策告知确认表并签字。与申请人签《购机承诺书》(县农机部门、乡镇各一份)。

3、购机者持以上所有手续及购机实物,找乡镇农机监理员进行复核登记,拍购机实物照片,填写《购机补贴农机具登记信息表》。应落户机械提交办理落户、办证手续,监理人员在申请表上盖监理员章。

4、购机者带上所购机具实物、产品“合格证”、“发票”原件、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本人农村信用社存折(复印件1份),到县农机部门办理登记备案、验机核实,人机合影,扫描身份证、发货票。

5、在11月15日申报结束后,乡镇对申报人员在镇、村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乡镇对购机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汇总、归档备案后,行文上报县农机部门。在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成情况下,及时公开摇号确定补贴对象。

6、确定的补贴对象在镇、村进行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在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中确认并打印相关报表。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办理农机补贴是生产商家办理还是农民个人办理”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相关的规定,申请农机补贴时,应该由购买农机的农民个人提出申请,审核通过的再发放相应的补贴。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