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冷的天气就越想吃肉,对于不想长一身脂肪的人来说,经常吃大鱼大肉会让自己的身材变得臃肿起来。但长期吃素食的话,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不想生病的话就一定要调节饮食,做到荤素搭配,适当的吃肉。
那么吃什么肉热量低,又不会让自己长太多脂肪呢?
健身达人多半会说鸡胸肉或牛肉,冬天的话还是吃牛肉更好一些,它的蛋白质含量多,脂肪含量比较少,其热量在肉类中也比较低。再者,牛肉的肌氨酸含量丰富,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使肌肉变得紧实,不容易发胖。另外,牛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还可以为人体补充气血。
说到牛肉,就不得不提起很有名的日本和牛了,这可是被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牛品种,不仅多汁细嫩,肌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而且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
图源 Pixabay
日本和牛还有不少种类,很多人最先浮出脑海的不外乎是神户牛、松阪牛、飞驒牛等品种。其实,北海道当地也有隐藏版和牛呢。
冬天去北海道,除了看雪玩雪外,最大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温泉和美食吧?虽说北海道的海鲜肉类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美味,但当地引以为豪的品牌和牛——白老牛,其味道可不输于远近驰名的神户牛。
蜗牛纳也是搜索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白老牛是北海道白老町出产的和牛,油脂分布更细致、口感清爽不腻,是北海道近年新的话题新宠儿。可惜的是因为生产数量少,不容易吃到。
这或许就是白老牛没有神户牛特别有名的原因?不管怎样,这个品牌和牛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被大众所知了。比如蜗牛纳,就是通过商标纠纷才了解北海道有个白老牛。
白老牛不是日本的吗,就算人家有商标纠纷官司了,也和中国这边没关系吧?
本来没多大关系,而且蜗牛纳日常工作中也都只看与国内商标、专利、高新等相关的新闻报道内容。但只有在外国某企业跟我们这边的企业发生纠纷的时候,蜗牛纳才会了解一下外国企业的情况。
很显然,蜗牛纳这次写的日本白老牛,很显然是同咱国内的某企业发生商标纠纷了。
据中国小康网讯,近日有中国企业申请注册了酷似日本北海道白老町品牌牛肉“白老牛”标志的日本商标。
中国企业注册的“白老牛”商标
白老町已向中国负责商标等事务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异议,要求不予批准。该町负责人甚至还很愤怒地表示:“这是完全照搬的恶意申请。”
另外,日本共同社报道,白老牛标志2007年在日本被注册为商标,商标权归白老町所有。由町内的生产及销售者等组成的“白老牛品牌推进协议会”在超市等处销售的牛肉包装上贴有该标志。
图源 悠悠北海道
据该町透露,中国某企业于2019年6月在中国申请注册酷似的商标。同年12月,町内的白老牛饲养企业提供了相关信息,该町于今年2月提出异议。目前中国方面仍在进行审查,预计最快明年春天得出结果。
对此,日本特许厅表示,日本的商标注册在外国无效。若中国企业注册成功,白老町的生产者们将不能在中国市场中使用在日本获批的商标进行产品销售。
蜗牛纳在这里科普一下,商标权利是有地域性的。商标权利的地域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照其本国的商标法或本地区的商标条约所授予的商标权,只在该国或该地区承认有效。虽然现在也有了商标国际组织和商标区域性组织,但这些组织亦不能脱离商标的地域性限制。
正因为本国商标在外国无效,所以白老町政府负责人不仅对这件酷似自家标志的商标感到愤慨,还很担心中方的商品出了问题的话,可能会导致白老牛品牌形象的恶化。
当然,白老町也不是一直等着异议结果而什么都不做。蜗牛纳后来通过商标检索发现,白老町已于2020年2月18日在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了8件“白老牛”商标,目前仅有两件处于初审公告状态。
可白老町注册该商标的时间没有中国企业的早,因此白老町负责人恐怕还有得忙。
实际上中方企业将外国品牌申请注册为商标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产自法国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拉菲酒庄,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至1354年。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十分典雅,被称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而作为葡萄酒中的中高端产品,拉菲的山寨情况颇为严重,因此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十个拉菲九个假”,光是从花样百出的山寨商标就可看出。
说起来,“卡斯特”的中文商标同样被中国人给注册了,由“上海卡斯特”公司使用,亦宣称经营法国进口葡萄酒,并反告法国CASTEL侵犯其知识产权,向CASTEL提起巨额索赔,后来法国CASTEL葡萄酒为避免再有此类纠纷发生,于2013年在中国市场正式更名为包括“卡思黛乐”。
还有美国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该公司在2000年将“伟哥”推向中国市场之前未注册其中文商标,打了11年的商标、专利和3-D商标争夺战。结果赢了专利和3-D商标官司,却输了商标官司,因为他们拿不出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中文“伟哥”早已在中国消费者当中家喻户晓。
商标抢注总是让许多外企措手不及,而外方在商标抢注纠纷案件中也容易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状态,且由于中外商标的制度的差异,外方在确权纠纷程序中通常难以搜集到符合中国标准的有效证据,导致其解决此类案件的难度较大。
说到这里,是不是想起了乔丹和乔丹体育之间的商标纠纷官司?自2012年起,乔丹先后对乔丹体育的78件商标发起诉讼,进而成为一桩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式案件。
好在后来最高法院通过大量的媒体报道认定,乔丹的知名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篮球运动领域,而是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所以我国文字中的乔丹即代表NBA球星迈克尔-乔丹。
也不单是我国企业抢注外国商标,其实外国企业也会抢注我们的“老字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曾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由此可见,商标抢注是全球性现象,围绕商标权的争端已是“全球大战”,尤其是知名品牌最容易被盯上。
所以,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想避免在国外无意或被动侵犯他人在该国的商标权,从而面临跨国诉讼和巨额赔偿的风险,就提前做好海外商标布局。
要知道,大部分国家商标注册的周期较长,提前进行对外商标注册有利于保护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出口计划实施部署,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防范,为将来进军国际市场扫清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