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市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全方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明确到2025年,武汉要建成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市,将加大新业态、新领域、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具体措施》明确实现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强保护”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共提出27项有力举措。
首先,严格执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实现知识产权严保护。其中要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三审合一”“跨区域审理”“远程诉讼”等审判机制改革,推动建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加大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业态、新领域、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发展新动能。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大保护。包括加强原创性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技术突破等领域基础专利布局工作,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有效提升产业创新国际竞争力等。
再是,优化协作衔接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快保护。探索知识产权简易案件快速处理。聚焦电子商务、展会、专业市场等重点领域,完善执法工作流程,加强各环节之间衔接,实现案件线索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置。
同时,健全涉外沟通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同保护。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加强对“一带一路”“汉新欧班列”沿线等国家知识产权领域法律修改、最新动态的跟踪研判,组织开展对“汉企”“汉货”海外目标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评估分析,研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此外,加强人才队伍经费保障,实现知识产权强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领域高端人才给予倾斜支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