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这些专利权纠纷案终于结案了,有人欢喜亦有人怨。

2022-04-30 15:27:30  来源:商标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3

蜗牛纳是有段时间没有关注专利界中发生的事情了,想不到这段时间居然有三件关于专利权纠纷的结案,而且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是老熟人了。

腾讯因微信扫码支付专利遭起诉

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公开。案号为(2017)京73民初1789号,原告为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被告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判决书显示,原告微卡公司、卓望公司诉称,两原告是名称为“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简称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其中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4可以拆分为六个步骤。经比对,腾讯公司实施了其中的步骤一至四,财付通公司实施了步骤五、六,凡客公司则在其经营网站上使用的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提供了多字段二维码,构成帮助侵权。微卡公司、卓望公司提出以下诉讼请求:判令财付通公司、腾讯公司停止使用×××支付模式二服务;判令凡客公司停止使用微信扫码支付服务;判令三被告共计100万元等。

腾讯公司、财付通公司共同答辩称:涉案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没有没有落入其保护范围,不构成等同侵权,微信支付方法仅仅改变了二维码的状态。凡客公司答辩称:凡客公司不是涉案专利的使用者,没有参与到微信扫码支付服务中。2014年7月22日,凡客公司与财付通公司签署了《微信支付服务协议》,微信扫描二维码支付的实际使用者是网民用户。

最终此案裁判结果为:驳回原告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等。

HTC状告魅族专利侵权获赔354万元

天眼查App显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合丰智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发布。裁判文书显示,被告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魅族公司)、北京市合丰智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合丰公司)被控侵害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移动装置”的发明专利权。

事实与理由:宏达公司是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涉案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带有金属外壳天线结构的移动装置。通过对从北京合丰公司处公证购买的魅族手机进行技术特征比对可知,北京合丰公司销售、魅族公司生产并销售的涉案产品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魅族公司未经宏达公司许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涉案产品,北京合丰公司销售涉案产品,侵害了宏达电子公司对涉案专利享有的专利权。二被告应就其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行为依法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最终此案裁判结果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合丰智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实施侵犯原告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201310032515.5号“移动装置”发明专利权的行为,即立即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侵害第201310032515.5号“移动装置”发明专利权的魅蓝Note5手机,总计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54万余元。

不过针对上述判决,魅族科技方面回应称网传的判决书是法院于2019年12月25日作出的一审判决,目前尚未生效。魅族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魅蓝Note5不构成侵权,已于2020年1月提起上诉,次案二审还在审理中。由于涉案的魅蓝Note5系2016年产品早已停产,因此该案对魅族的生产经营不会造成任何实质影响。

格力电器起诉奥克斯空调与京东专利侵权

天眼查App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公开。案号为(2018)京73民初13号,原告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为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判决书显示,原告珠海格力诉称,原告拥有名称为“蒸发器”的发明专利权,原告将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所包含的特征与原告专利的相应技术特征对比,发现被告宁波奥克斯生产、销售KFR-35GW/FK01+3型号的空调器产品,侵犯了原告专利权。请求判令宁波奥克斯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40万元与维权的合理支出39.963.5元;判令京东世纪停止销售宁波奥克斯生产的KFR-35GW/FK01+3型号空调器产品。

被告宁波奥克斯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原告没有给出证据表明京东世纪公司存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的行为,且网络购物的收货地不能作为建立管辖权的连接点。此外,原告未对京东世纪公司提出实质诉求。

最终此案裁判结果为:驳回被告奥克斯空调对该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等。

从上述案例中能看出,企业是越来越有维权意识了。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相关制度应运而生并正不断完善中。虽说已经非常多的企业知道要提前做好专利布局,避免出现自家专利权遭到侵犯的情况,但总有些企业故意或无意地作出侵权行为。

比起不差钱的会打专利战的腾讯、HTC、格力电器等大公司外,一般公司就没什么底气了,甚至有的连维权途径都不清楚。

针对这个问题,曾有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议,企业发现专利被侵权,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权:

(一)向对方发送律师函,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

(二)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企业可以向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处理;

(三)企业还可以拨打12330热线,向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投诉,由该中心通过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大平台,将侵权案件线索转交给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住所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处理。(该热线可受理范围包括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纠纷、假冒专利行为、著作权侵权纠纷)

目前,我国各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维权援助中心都可以提供维权援助及举报投诉服务。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