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上海市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和执法体制

2022-04-30 15:27:30  来源:中国专利保护协会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4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实施上海打造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在涉外维权等方面先行先试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将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和纠纷处理、涉外维权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推动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强化长三角等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据透露,上海支持浦东新区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区,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和执法的体制。

作为上海首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本月起正式实施。

《条例》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条例》聚焦构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目标,明确了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原则,体现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与社会共治相互衔接、紧密结合的整体保护效应,突出和巩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举措和成果。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提升保护效率是关键。为此,《条例》聚焦“严保护”和“快保护”,明确了一系列针对性要求。比如,《条例》明确加大侵权赔偿力度,对情节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依法判令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严格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健全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制度,落实版权重点监管工作,对知识产权侵权集中和易发风险区域加强监督检查等。

《条例》明确提出按照国家要求,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和纠纷处理、涉外维权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浦东新区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区,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和执法体制。同时,聚焦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在管理引导、专利快速审查、评议和预警、对外转让审查、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制度设计和要求。

“十三五”期间,上海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保护环境显著优化,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基本建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筹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构建覆盖全市范围和更多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门式”公共服务平台。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