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第一枪,瞄准了“人脸识别”。
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等许多门店中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抓取人脸数据,在后台生成人脸ID。记录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肤色,甚至顾客当时的心情都能识别。
此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商家都会实时记录。比如,B店来了一个顾客,店内系统就会收到提示,这位顾客也去过A店,然后B店就知道如何接待,如何报价,就会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
这些摄像头有多准?连戴口罩的情况下,准确率都能达到80%-85%。而且,抓拍的频次也很高,央视记者的测试发现,不到2分钟,进店的记者就被抓拍3次。而这一切,都是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据报道,提供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供应商包括:万店掌、悠络客、雅量智能、瑞为,等等。
细思极恐。
你的脸是如何被“偷走”的?
背后专利公开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目前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检索分析,该公司已经申请了数十项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2018年4月12日,该公司申请了“人脸识别芯片、方法和相机”发明专利。采用双核架构,人脸识别的效率加快而且功耗降低。
2019年6月26日,该公司又申请了“人脸识别方法及人脸识别摄像机”、“提高无感人脸识别率的方法”两项发明专利。
“人脸识别方法及人脸识别摄像机”专利文件显示,首先通过前端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实时地送给协处理器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人脸的轮廓、人脸所在的位置坐标、人脸的旋转角度。同时利用分析技术,辨识出人的性别、年龄、和特征值,再将特征值与人脸库中的特征值进行比对就可以识别出该人脸的身份了,也可以将新的特征值加入人脸库,再次捕捉到该人脸,识别该人身份。
“提高无感人脸识别率的方法”专利文件显示,接收设备抓拍到图片,图片带上设备认定的人脸id,只要设备给的人脸id一样,无论照片光照,角度差异多大;认定成同一个人。其中,当一个人进入画面后,设备可以跟踪人脸;收到设备照片后,与这个设备之前收到的3张照片做对比,相似度超过75%即判定为同一个人;拿到照片后去人脸库中搜索,如果搜到相似度超过80%的,表示已识别到具体的人。
该设备一天人脸抓拍数据有30万张左右,通过上述阶段二,一天可以纠正8万张左右识别错误的照片,通过上述阶段三,一天可以合并4000个左右人脸。
2019年7月8日,该公司申请了“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精准客群分析方法”发明专利,本发明首先在硬件端实现了视频图像解析、目标检测跟踪(一台设备同一画面最多支持10张人脸检测跟踪)、亮度补偿可调节、人脸特征提取等,使得网络带宽消耗减少,通行效率显著提高,能支持更高的并发,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和批次客流较大的行业有明显帮助。
检测不合格的照片保存记录,不做业务处理;检测合格的照片再进行人脸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faceid,同时和该faceid上一次到店的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时间相差不超过去重时间,认为是同一次到访,不重新记录客流;反之将符合要求的数据(faceid、性别、年龄、心情等)更新到客流表中,实现客流去重,达到精准统计。
3.15晚会曝光的悠络客隶属于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
2020年1月11日,该公司申请了“基于弱监督的人脸年龄自动估计方法”发明专利。
本发明依靠年龄段弱标签可以自动训练强分类具体年龄模型,该模型对一张未标注的图片自动估计具体年龄,减少了对人工精确标记的依赖。并且该算法从弱分类年龄段到强分类具体年龄的计算非常简单。
2020年12月7日,该公司申请了“一种基于人脸人形的精准客流统计系统、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该专利通过分析人形的轨迹及其人体姿态,判断人员的是否进店,是否过店;对于进店的人形进行抓拍;通过店员的人体重识别;去除店门口进过抓拍的人脸。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同时检测视频中人脸和人体,然后对人体检测做人体姿态分析,把人脸和人形进行关联;有效解决人形框内多个人脸框的人脸与人形的准确匹配;同一个人的轨迹号personID关联与人相关的所以人脸轨迹号faceID和人形轨迹号bodyID;第二步:通过分析人形的轨迹及其人体姿态,判断人员的是否进店,是否过店;对于进店的人形进行抓拍;通过店员的人体重识别;去除店门口进过抓拍的人脸;第三步:对于抓拍到人脸和人形数据人脸识别,人体识别;剔除店员,一段时间内重复进店人员的去重。
2020年12月8日,该公司申请了“一种人脸和口罩识别的方法”发明专利,本发明对戴口罩时人脸的不同姿态做了细分类,提升了判断准确率,与不做细分类的判断比较,96%提升到了99%。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从正常的人脸生成戴口罩人脸的算法,大大节省了额外收集戴口罩数据并标注的精力和资源。训练好的MTCNN对戴口罩的人脸同样有98%的检出率。
人脸识别
未来市场更广阔
近年来,各类人脸识别系统层出不穷。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人脸识别相关企业7404家,湖南省以3558家位列第一,广东、江苏紧随其后。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连续三年突破1000家,其中2020年全年新注册1518家。
我国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目前共1.37万件(包含发明申请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约有8600多件,占比近63%。此外,人脸识别相关的软件著作权有1.83万件。
前瞻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3%的平均复合增长速度,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折合美金约15.5亿美金。
无疑,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一块“香饽饽”,其中蕴含的“钱”景令人垂涎,但人脸识别涉及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不应该成为不法分子“割韭菜”的工具。
从法律层面来看,在采集或使用人脸识别信息上,早已有相关明文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也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最后,我们呼吁:请大家保护好自己的“脸”!
相关阅读:去年7月,北京旷视科技公开的一条“狗脸识别”技术,迅速引发人们的热议。专利名称为:一种狗鼻纹特征点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它是基于狗鼻图像与已经训练好的狗鼻纹模型,得到所述狗鼻图像中狗鼻纹特征点与对应的各个狗鼻纹基准特征点的坐标偏差;根据各个狗鼻纹基准特征点的坐标及所述坐标偏差得到所述狗鼻图像中各个狗鼻纹特征点的坐标。
问:你如何看待“狗脸识别”专利已经来了?
答:狗狗们,请保护好自己的脸。
PS: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