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2020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31件216人

2022-05-01 10:11:52  来源:北京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

发布会现场

4月15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2020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了2020年度北京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有关情况。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涉商业秘密案件保密工作指南》系列文件,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对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合规风险提示》。

本次通报的《2020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基本情况、专业化工作机制、试点推进及下一步规划。

2020年北京市共依法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6件179人,依法起诉131件216人;经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48人;共受理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5件,提请抗诉2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份;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监督案件32件,提出抗诉1件。为了更好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探索专业化办案机制,成功办理一批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

发布会通报了2020年度北京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这12个典型案例涉及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的刑事保护和知识产权民事检察监督,不乏利用“爬虫”等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北京检察机关通过发布办案要旨,分享商业秘密、商标标识等的认定思路,解决实践争议难点,促进执法裁判标准的统一。

北京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员工内盗、合作方擅自使用权利人知识产权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知识产权权利人因为担心“再次泄密”而拒绝提供相关研发证明材料、日常经营利润等关键证明材料。有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甚至决定企业发展前景,如果随便被他人窃取、泄露、非法利用,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为此,发布会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涉商业秘密案件保密工作指南》系列文件和《北京市检察机关对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合规风险提示》,通过多种举措来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典型案例

1.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某、李某明、李某波侵犯商业秘密案

2.北京某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裁判结果监督案

3.北京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

4.北京某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覃某某等十二人侵犯著作权案

5.林某平、林某满、郑某某等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6.张某某等八人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7.尹某某、张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8.宋某某、张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9.韩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10.那某某等四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11.谢某某、金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12.薛某某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