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深入推进“蓝天”专项整治
组织机构开展全面自查和信用承诺。
组织2.5万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1.6万余名专利代理师完成自查并签署信用承诺书,机构依法规范经营意识有效提升。
严厉打击专利“黑代理”行为。
转办专利“黑代理”线索1600余件,组织地方局逐一核查,对于证据确凿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5倍罚款,严厉打击“黑代理”的局面迅速形成。
快速打击非正常商标、专利申请行为。
严厉打击与疫情相关的非正常商标申请代理行为,其中对部分案件作出顶格处罚,有效震慑了违法代理。针对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的,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直接集中作出10件行政处罚,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持续严密监控井快速打击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3年来,通过代理机构提交的非正常专利申请量连续大幅下降,相关代理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集中治理专利代理“挂证”行为。
查获涉嫌“挂证”专制代理师1600余名,限期责令整改,删除互联网“挂证”信息 1.6万余条、账号500多个,“挂证”渠道被有效效切断。
相关文章:
“蓝天”行动:立案18件,注销执业备案4651人,通过社保核查“挂证”信息1600余条
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
直接立案查处18件重大违法代理案件,作出“双吊”代理资质、停止承接业务、撤销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等重处罚。作出机构改革后首件永久停止受理商标代理业务处罚决定,重大案件震慑效应凸显。
相关文章:
国知局|专利代理惩戒决定书名单(18份)
加强对网络知识严权服务平台的引导。
组织约谈大型电商平台,共计关停涉嫌无资质专利代理商户109家,删除1221家商户的3062条商品链接。约谈大型知识产权服务网帖,下架涉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 转让条目170余万条,涉及各类市场主体近2500家,高效规范了线上知识产权服务。
相关文章:
国知局:规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服务,下架商户109家,恶意申请商标160余万件
推进加强行业自律。
指导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中华商标协会等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执业宣誓活动,修订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规范,健全机构信用档案。
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上线专利代理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快速反应的立体化举报投诉网络,依法将相应的违法违规专制代理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蓝天”行动开展两年来,共约谈专利、商标代理机构2950家,责令整改1095家,立案查处330起,作出行政处罚182件,推动形成“面上形成声势、线上从严打击、点上持续发力”的综合治理局面,各类专利、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行业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6.6万家,同比增长8.9%。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约2100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2.6倍。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