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初评条件方法和申报时间大全
2021年南京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初评条件方法如下,请大家在申报时间截止前完成申报,企业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的重要领域和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进行申报,有需要咨询或者代理申请的可以免费联系以下该政策专人指导为您在线解答指导!
政策专人免费指导电话:,
南京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初评条件方法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初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基础数据处理
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根据《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苏工信创新〔2020〕258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明确的各项指标解释,结合申请报告中的相关附件及证明材料,对企业技术中心提交的“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 中各项数据值进行逐项核实,对证明材料缺失或无效的数据,按量予以核减,以最终的核定数据作为计算每项指标得分的依据。
二、指标数值计算
在获得各项指标的核定数据后,可获得《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工作指南》附件 4 第一部分)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其中,有 7 项指标的数值须通过计算获得。对于引入行业系数进行调节的“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 比重”3 项指标,在计算获得原始指标数值后,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见《工作指南》附件 4第三部分)作为计算相关指标得分的最终依据。
以下是 7 项指标具体的计算方法:
(一)“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指标”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核定数据除以“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核定数据得到;
(二)“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 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得到;
(三)“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核定数据除以“企业职工总数”核定数据得到;
(四)“研发周期三年以上的项目数占全部研发项目数的比重” 数值,由“研发周期三年以上的项目数”核定数据除以“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核定数据得到;
(五)“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数值,由“新产品销售收入”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得到;
(六)“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数值,由“新产品销售利润”核定数据除以“利润总额”核定数据,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得到;
(七)“利润率”数值,由“利润总额”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得到。
三、得分计算方法
获得《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后,根据基本要求、满分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规则,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其总和就是该企业的评价得分。
(一)关于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和满分要求
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满分要求,由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历史数据测算得到,并根据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当前基本要求、满分要求的数值见下表。
南京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时间
请各地于2021年7月23日前在“管理系统”完成推荐操作,并行文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申报汇总表》报送我厅(邮寄地址另行通知),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送同级发改、科技、财政和税务部门。
各项指标基本要求和满分要求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权重 | 三级指标 | 单位 | 权重 | 基本 要求 | 满分 要求 |
创新 投入 | 创新 经费 | 21 | 1. 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 | 万元 | 8 | ≥5 | 40 |
2. 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 | 13 | ≥3 | 6 | |||
创新人才 | 15 | 3. 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 % | 7 | ≥3 | 20 | |
4. 技术中心拥有的高级专家和博士人数 | 人 | 4 | ≥5 | 10 | |||
5.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聘专家人数 | 人月 | 4 | ≥15 | 35 | |||
创新 条件 | 技术 积累 | 14 | 6.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 | 件 | 2 | ≥10 | 50 |
7.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 件 | 4 | ≥2 | 15 | |||
8. 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 | 项 | 4 | ≥10 | 25 | |||
9. 研发周期三年以上的项目数占全部研发项目数的比重 | % | 4 | ≥10 | 20 | |||
创新 平台 | 11 | 10.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 万元 | 5 | ≥1000 | 2500 | |
11.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 | 个 | 3 | ≥1 | 分档 | |||
12.通过国家(国际组织)、省认证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数 | 个 | 3 | ≥1 | 2 | |||
创新 绩效 | 技术 产出 | 12 | 13.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 件 | 4 | ≥2 | 8 |
14.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 件 | 5 | ≥1 | 4 | |||
15.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数 | 项 | 3 | ≥1 | 3 | |||
创新效益 | 27 | 16.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 | 11 | ≥20 | 40 | |
17.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 | % | 11 | ≥15 | 35 | |||
18.销售利润率 | % | 5 | ≥2 | 10 | |||
加分项 | 2 | 19.获国家和省科技奖励项目数 | 项 | ≤2 | 分档 |
指标说明:
11.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企业获国家级研发平台数,每个加2分;获江苏省级研发平台数,每个加1分。
17.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当新产品销售利润≤0时,该项得分为0分;当新产品销售利润>0且利润总额≤0时,该项得分为6分;其他情况按照指标得分计算规则评分。
18.销售利润率:当利润总额≤0时,该项得分为0分;其他情况按照指标得分计算规则评分。
19.获国家和省科技奖励项目数:企业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或企业员工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奖励,加2分;获江苏省科技奖励,每项加1分。
政策免费指导电话: ,
更多政策详情点击:在申报项目政策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