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入探访广州开发区 调研五年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成效
7月7日,由光明日报、央广网、中国科学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腾讯网等多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组成的巡回采访组,前往广州开发区对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探访广州开发区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7月7日,由光明日报、央广网、中国科学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腾讯网等多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组成的巡回采访组,前往广州开发区对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探访广州开发区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了解企业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来助力创新,生动描摹出广州开发区在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中的亮点与成功经验。
至2021年7月,广州开发区进行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已有五年。五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围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运营先行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引领区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效,并形成了可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推广的样板经验。
采访团先后走访了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广州华银健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通过参观企业展厅、观看视频资料、采访企业相关负责人、举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从企业角度了解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五周年所取得的成效。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就在于它是真正关注中小型科技企业需求,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龙头企业。”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洪泽荣在采访中强调。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致力于通过交易和运营,帮助广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2019年9月,全国首支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广州开发区成功发行。该产品以民营中小科技企业专利权许可费用作为基础资产,选取包括华银健康等11家广州开发区的民营中小科技型企业作为首期底层专利客户主体。华银健康的裘宇容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知识产权证券化帮助他们快速盘活企业内的知识产权,并且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来自政府和资本市场的认可,这对增加企业的信用度意义重大。
同样受惠于知识产权证券化,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项目获得3000万元融资款项。长视科技董事陆序怀在采访中提到,知识产权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验证企业专利价值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地激发企业无形资产的融资功能。
企业走向海外,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在广州开发区的指导下,京信通信作为首批企业之一投保了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这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进行更加及时的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本次巡回采访活动深入探访了解了广州开发区综改五年以来的典型经验做法,体现了广州开发区在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以企业的角度对综合改革五年来的试验成效进行了生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