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东京奥运会将迎来开幕时刻,此次各国代表团将以日语五十音图的顺序入场,中国代表团将第108位入场。
东京奥运会的高光时刻,或许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八分钟”。
哆啦A梦、蜡笔小新和凯蒂猫等知名动漫形象亮相;马里奥从东京穿越地心来到里约,最后装扮成马里奥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水管里压轴出场。
疫情带来的动荡格局,让东京奥运延期一年后终于来了。除了关注赛事外,从知识产权视角去看待它,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国内多元版权格局落定
东京奥运会就算冒着疫情风险也得赔钱办,对作出这一决定的国际奥委会来说,或许部分原因就在于巨额转播费。
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奥运会电视版权列为《奥林匹克宪章》的第49条。其明确指出,奥运会转播具有娱乐性,作为转播权的惟一拥有者,国际奥委会可以授权承办国组委会负责销售,并与对方分成收入。目前,电视版权转播权费在国际奥委会的收入中占比达到七成以上。
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奥运会渊源颇深,从1988年开始就拥有美国的奥运会独家版权。在2011年,NBC就以43.8亿美元签下了2014年至2020年共计4届奥运会的在美电视转播权。
面对即将开幕东京奥运会,NBC称这有可能成为该平台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体育盛事。NBC已公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奥运节目播出计划,将会通过电视频道和流媒体业务Peacock总共安排7000小时的节目。
7月16日,#京牌车现身东京接头#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这辆亮眼的“中国红”京牌车,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4K\8K超高清转播车。央视长期拥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奥运独家全媒体版权和分销权,如未获得授权,出现五环标志、奥运字眼以及赛场画面均属侵权。五年前里约奥运会,“超鱼TV”未经允许网络实时转播闭幕式,被央视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100万元;山东联通IPTV盗播奥运赛事,被央视严正提出交涉,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不过本届奥运转播相比之前央视的一家独大,出现了新的版权格局。咪咕借助背后中国移动的支持拿到了全部直播和点播内容权益,腾讯与快手也成为了持权转播商。
短视频平台优势在于参与感和互动性,快手将开设奥运专属频道,并首创一系列奥运新玩法,比如奥运知识答题竞赛、与明星运动员同框合影、邀请名人与粉丝同聊奥运等,以快手小屏联动全场次内容和赛事周边,为观众打造5G时代新的奥运观感。
腾讯将构建旗下腾讯体育、腾讯视频、微视、微信、QQ等数字产品矩阵协同作战格局,实现多平台、多业务联动。一方面是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将实现内部生态的跨界融合,如奥运和动漫、综艺的联动,并在企鹅直播推出多档直播节目。
依托中国移动5G,咪咕利用HDR Vivid技术向观众呈现奥运赛场,超高清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咪咕将邀请许多体育大咖担任解说,并上线独家自制节目《奥运早新闻》《金牌速递》等。
国内奥运新版权格局落定,多元的云上奥运视角给观众带来更加别致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蹭热度”的埋伏式营销与商标侵权
奥运即将开始,埋伏式营销的暗战也开始了。
埋伏式营销指企业利用媒体和公众对重大活动的关注,不向活动组织者支付赞助费用却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企图与重大活动建立某种联系,是奥运会知识产权侵权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追溯到2006年6月,蒙牛在主要竞争对手伊利拥有了北京奥运会赞助权后,发起了“蒙牛城市之间——激情08.现在出发”的全民健身活动。之后奥组委市场开发部正式向蒙牛发出了《关于内蒙古蒙牛集团违反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规定的函》,认为蒙牛的行为侵犯了奥林匹克的知识产权并干扰了赞助商市场营销权益。
这一奥组委强势维权的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埋伏式营销迅速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
2020年3月24日,在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奥运会延期的当天,彪马注册了“PUMA Tokyo 2021”商标,应用范围涵盖服装、运动器材及手袋。随后,PUMA又递交了“PUMA BEIJING 2022”和“PUMA PARIS 2024”的商标申请。
美国奥委会认为,PUMA此举会误导公众认为PUMA是美国奥委会的赞助商。之后美国专利商标局引用了商标审理与上诉委员会在1999年作出的拒绝允许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注册“Sydney 2020”的决定,且发现申请人的商品包含各种运动装备等,增强了申请人的标志与奥运会以及美国奥委会之间存在虚假联系的可能性,因此拒绝了PUMA的商标申请。
从法律层面来看,除了直接的商标侵权能够相对容易解决外,大部分的间接的埋伏行为处于一种难以界定的灰色状态。
对赞助商而言,埋伏式营销是对经济利益的实质性威胁,因为其预期的独占性的赞助效益受到了减损。对主办方而言,他们担心这会削弱赞助商进行赞助的活动和信息,进而影响主办方的经费。此外,也会损害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国际形象。
因此,打击和防范埋伏式营销,也一直是国际奥委会、各奥组委、各奥委会以及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城市防范知识产权侵权、开展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
创新型奥运的技术加持
东京奥运会秉承着“举办历史上最具创新性的奥运会,为世界带来积极地变革”的愿景,带来了许多前沿技术,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疫情下的奥运,面对的一大棘手难题就是大规模人群的管理。东京奥运为此推出了大规模人脸识别系统,是NEC基于其采用了AI技术的NeoFace系统,为预计达30多万的奥运会运动员、志愿者等工作人员进入体育场等场所而提供的。系统可以在短短1/3秒内从存储160万张面部图像的数据库中提取并匹配入场者面部,有助于发现可疑或冒名顶替者进入场所、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并且排队入场的时间有望大大缩短。因为技术的专利布局地域广,NEC除了在日本进行了专利申请,也分别在中国、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申请了同族专利。
过去体操比赛的评判主要取决于裁判视力,而国际体操联合会将在本届奥运中运用人工智能裁判,利用AI技术和3D传感器来捕获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并分析数值数据。该系统能够捕获体操运动员的骨骼位置并且记录运动的角度和速度,将产生的3D图像进行存储并且参考学习数据,从而以更精确、客观和公正的方式对体操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评分。目前该技术的开发者富士通已经向日本专利局提交了60多项相关专利申请。
英特尔利用3DAT(3D运动员追踪),为田径比赛提供AI技术支持,以帮助观众跟踪比赛进程。依靠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3DAT可以实时分析运动员表现并提取生物力学数据,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无需传感器,就能够实施洞察运动员数据并进行广播覆盖,便利即时回放中对比赛亮点进行分析、解读和复核。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本次奥运将有97%的比赛是空场举行的,为了给观众带去身临比赛现场的紧张气氛,电视直播将引入多项新技术,电视画面上不仅会显示射箭选手的心跳数,还将通过VR和AI技术,显示短跑选手的最高速度出现在哪个瞬间。
设计大国的标志纠纷
一直被誉为是设计大国的日本,在奥运会徽设计上却栽了坑。
2015年7月24日,东京奥委会发布了由佐野研二郎设计的2020年奥运会会徽,其从整体上看是象征“东京”(Tokyo)的字母“T”,使用了代表多样性的黑色和代表心脏跳动的红色圆形图案。几天过后,网友指出该会徽与比利时知名剧场THEATRE DELIEGE(列日)的标识在造型上非常相似,与西班牙的设计工作室hey studio为东日本大地震所製作的祈福图案配色类似,设计师涉嫌抄袭。
佐野研二郎澄清,为了致敬龟仓雄策在1964年设计的东京奥运会会徽,在原有字母“T”的基础上追加了圆形构造,以减少对字母“T”的联想,规避商标注册问题。但是却发生了其他意外,因为商标调查的隐秘性造成了遗漏,在商标检查外围出现了列日剧院的logo。
尽管设计师为设计做出诸多解释,但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的国家形象造成了些许损害。组委会迫于民众压力,最后通过公开投票确定了新的会徽。
虽然此前的会徽被爆出疑似抄袭,但是日本的设计实力的确不可否认,独特的设计概念和技术特色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020年2月26日,东京奥组委公布了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项目图标的动态版本,这是奥运史上首次以动态的形式制作运动项目图标,由广村正彰和井口皓太所设计。
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届奥运会。当我们去深入剖析奥运的另一个视角——知识产权,可以看到随着奥运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也在不断迭代变革,并且与这场盛事、与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融。
参考资料
[1] 田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埋伏式营销比较研究[J].知识产权,2007.{4}(05):84-90.
[2] 徐超.论奥运会埋伏营销的法律规制问题—兼谈对2008年奥运会埋伏营销的法律规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4}(01):11-15.
[3] 陈素 《东京2020奥运会和残奥会背后的前沿技术及知识产权》
[4] S运动家《奥运版权新格局,玩出内容新花样》
[5]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网《美国奥委会起诉彪马商标侵权》
[6] 21号骑象人 《东京奥运会里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