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申请案件受理数量创新高达到669件,虽然2021年度四川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申请快速增长,但1个月受理接近700件,且实用新型专利预审申请量异常增长,引起了四川保护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
四川保护中心根据专利预审员当月审查案件信息反馈,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数据检索和受理案件分析:发现川内某代理机构当月通过四川保护中心预审案件提交系统提交了131件预审申请,涉及多个市州的34家备案主体。同时通过对131件受理案件的分析,发现其中80%以上为实用新型专利预审申请,不同备案主体提交的预审申请文件之间存在技术方案构思相互关联,发明创造主题相关度高的情形,疑似存在不以创新为目的专利预审申请行为。
国知局规定这9种行为属于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全国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IPC及洛迦诺分类号
四川保护中心立即组成专项工作调研组,由分管副主任带队,8月4日-5日,赴成都市(因疫情防控)区域2家备案主体和该代理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备案主体车间厂房查看相关生产设备设施情况以及创新技术的产出过程,与备案主体研发人员交流,与代理机构人员交流,查阅备案主体技术交底材料。8月11日下午,由中心主任、分管副主任、预审部、纪检委员组成的调研工作组正式约谈该代理机构。8月20日,四川保护中心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国知发保字﹝2021﹞1号)、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备案主体管理办法(试行)》、《专利快速预审申请行为违规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发出通知,暂缓该代理机构代理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申请6个月,对涉及不以创新为目的进行专利预审申请的备案主体各进行提醒谈话一次。8月30日-9月1日,四川保护中心专项调研工作组对相关备案主体进行了正式提醒谈话。
国知局:非正常专利申请涉及1400余家代理机构
保护中心发布专利预审形式问题自查表
四川保护中心高度重视专利预审申请质量,严厉打击不以创新为目的专利预审申请行为,积极宣传教育,正确引导,持续开展甄别不以创新为目的的专利预审申请。8月份,四川保护中心召开了预审业务工作座谈会,30多家代理机构和备案主体参加会议,通报2021年上半年预审业务情况和存在实际问题,“面对面”宣讲预审业务相关规定。中心运行以来,对6家代理机构和3家备案主体进行了约谈,对存在违规行为的2家代理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严格规范专利预审申请行为,持续优化四川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助力四川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