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i资讯官方号》发布获悉,9月3日,小i机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禁令),要求苹果公司立即停止涉及Siri的专利侵权,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使用,侵犯ZL200410053749.9发明专利的iPhone产品。
据介绍,小i机器人是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53749.9(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权利人,该专利于2004年申请,2009年获得授权。该专利是中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的基础专利之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命令机器人查询、做游戏,也能与机器人以自然语言进行聊天对话,在中国多个垂直行业人工智能领域位居领先地位,终端客户逾8亿人。
小i机器人的专利申请比苹果公司Siri领先7年,2011年,苹果公司在其发布的iphone4S手机上首次推出Siri,其后又在全线产品中陆续搭载,Siri成为苹果产品人工智能交互的主要入口。经二次司法鉴定,Siri落入小i机器人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年8月,小i机器人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正式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专利侵权,并赔偿人民币100亿元,创造了国内高科技企业向国外科技巨头索赔专利费的最高纪录。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袁辉表示:“苹果公司不顾侵权事实,持续制造和销售侵权产品,不是尊重知识产权的做法,苹果公司应该立即停止侵权,下架并停售相关产品。”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已于昨日接受小i提出的禁令申请,案件持续审理中。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下达(2017)最高法行再34号行政判决书,终审判决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败诉,确认小i机器人上述专利权的有效性。
相关链接:
索赔100亿!小i机器人诉苹果Siri侵权案重启『附最高院专利维持判决书』
前情回顾:
智臻科技成立于2009年,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CEO为袁辉,专注于认知智能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尤其是基于多语种自然语言处理、深度交互、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臻科技拥有多样化解决方案。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由袁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另一家公司上海赢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思软件”)于2004年发布的小i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短信的方式实现数据库访问以及游戏互动等操作。
2004年,赢思软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ZL200410053749.9.并在在2009年7月获得正式授权。2011年,小i机器人专利权人变更为智臻科技。
同年,苹果公司在其发布的iphone4S手机上首次推出Siri,即智能个人助理服务,其后又在iPhone、iPad、iTouch、MacBook、HomePod等全线产品中陆续搭载Siri,Siri成为苹果产品人机交互的主要入口。
2012年6月,苹果公司推出了Siri中文测试版后,智臻科技发现其有侵犯小i机器人专利嫌疑,随即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禁售所有装载Siri功能的iPod、iPhone以及iPad产品。但苹果公司很快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将本案焦点转向小i机器人的专利有效性。
随后
2013年9月和2014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两次裁定小i机器人专利有效。但苹果公司均不满判决,并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上告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2015年4月,北京市高院作出二审判决,支持了苹果公司的诉求,判令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决定无效,并让其重新作出宣告并审查。
2015年5月,智臻科技向最高院提起再审,请求就二审判决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2017年5月,最高院组成新的合议庭审理本案。
2020年6月28日,最高院最终判决,确认小i机器人专利权有效。
胜诉后,智臻科技随即重启侵权案诉讼流程,要求苹果终止侵权并给予赔偿。
2020年8月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接到智臻科技的诉讼要求,要求苹果公司停止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专利权的产品,并暂计索赔金额1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