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线中国首个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
9月9日上午,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2021-2023年)现场推进会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智慧e谷举行。会上正式上线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省建设,解决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运营及保护的“融资难”“举证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浙江率全国之先,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开通了“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
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安全保密及可溯源等特性,为原创设计、数据资产、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供高效快捷的存证服务,为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加密存储要求的存证信息颁发存证证书,并以知识产权区块链存证为基础,为用户在维权、许可、质押、交易等过程中提供相应出证服务,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现场推进会上,“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承建方,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向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两家企业(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首批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证书。
近年来,数据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以“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存证平台”为基础,在数据存证流程规范框架下,可以实现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转化。
位于滨江区的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将可穿戴产品上分析得到的沉浸式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测评数据,经过数据脱敏、安全加密后存至区块链存证平台,计划许可用于儿童多动症干预治疗项目。通过担保公司增信,上海银行滨江支行将通过数据资产质押形式,为其授信100万元。
此外,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垃圾分类运营活动产生的环保测评数据,存至区块链存证平台,计划许可用于居民垃圾分类分析项目。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将通过数据资产质押形式,为其授信500万元。
据悉,作为浙江今年探索开展的一项新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数据质押通过对接银行、担保机构、数据公司等多方主体,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采集企业生产、经营链上的各类数据,由区块链存证平台发放存证证书,将数据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资产。并通过进一步金融创新,获得银行质押贷款释放其内在价值,为探索解决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提供了先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