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举办开源生态与知识产权专题研讨会
11月24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线上成功举办“开源生态与知识产权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学术界、产业界的嘉宾分享,来自百度、华为、阿里巴巴、京东、蚂蚁金服、小米、美的等近20家委员单位代表参加交流,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全程参与。
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百度专利事务部总经理崔玲玲首先致辞。她指出,AI 产业发展需要开源,开源已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创新的大趋势;国家政策支持构建自主开源创新体系。但开源不是放弃知识产权,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应用,带来一系列合规和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需要产业界、学术界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实践交流,构建一个符合国际开源规范,同时适合中国开源发展阶段的健康、有序的开源合规体系。
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主任、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从开源社区的“基本法”许可证、知识产权政策、许可证演变带来新的竞争风险、开源社区的反垄断规制等几个方面,分享了对开源社区的知识产权应用的研究成果。张平教授指出,开源社区并不是绝对的公有领域,它在理念上有反抗传统知识产权法之处,但行动上却寻求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商业秘密在内的综合保护,是知识产权螺旋式升级保护的高级应用。开源社区也成为国家之间新的竞争领域。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周明辉教授,以“AI时代的开源和生态”为主题,介绍了开源软件和许可证的现状,特别是木兰系列许可证的发起背景、研制过程及主要特点;分析了开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周明辉教授指出,开源成功的核心表征是生态,中国开源存在市场大、人才多、产业体系完整的优势,但也在开源文化、用户创新、协作共赢方面存在不足。周明辉教授还分享了数据驱动的开源生态度量研究成果。
百度专利事务部总经理崔玲玲从产业界实践角度出发,分享了“AI 生态建设和知识产权合规实践”,以标志性的开源事件介绍了中国开源的发展以及百度开源的历程,指出百度是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已经形成两大 AI 开源生态——自动驾驶开源平台 Apollo 和深度学习开源平台飞桨;从开源使用者和贡献者的角度,结合产业案例介绍了开源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指出开源生态主导者布局专利更多地是考虑保护开源生态;最后分享了百度开源知识产权合规的实践和建议。
作为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玲玲发出由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人工智能开源知识产权工作组”的倡议,希望凝聚各方共识,探索开源的知识产权前沿问题,交流开源知识产权合规实践,共同提升开源的规则意识和企业合规能力,推动健康、有序、安全的开源。
参会企业代表还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