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四类奖项提名工作的通知
申报时间
1.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网络填报、提交时间:2022年5月1日至6月7日18:00;
2.提名者网络填报、提交时间:2022年6月1日至6月15日18:00;
3.第一完成单位“签字盖章页”扫描件(完成提交后,系统受理状态为“待窗口受理”)提交时间:2022年6月3日至6月17日18:00.
支持方式
市科学技术奖四类奖项,分别为市长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市长奖不分等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市长奖每年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每年授奖项目不超过100项。自然科学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技术发明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科技进步奖单项授奖人数一等奖不超过1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0个,二等奖不超过8人,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
市长奖奖金每名300万元,获奖人员所在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核拨的,其中100万元奖励个人,200万元用于资助获奖者主持的科技创新活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金100万元,二等奖奖金50万元。
申报条件
被提名者的主要工作应在深圳市完成,并满足《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一)被提名市长奖的,应当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或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个人;被提名人应当由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名产生,在我市全职工作五年以上,并符合《实施细则》第八条相关规定。
(二)被提名自然科学奖的,应当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要求:
1.仅限于在国内立项的科学研究成果,其代表性论文、论著公开发表时间2年以上(即2019年12月31日前发表);
2.每位完成人必须是代表性论文或论著的作者,排名前3位的完成人(含少于3位完成人的)必须是代表性论文、论著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3.项目所附材料清单中的代表性论文或论著,以提名书所列目录及重要性顺序提交,不超过8篇。鼓励填报在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
(三)被提名技术发明奖的,应当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要求:
1.被提名项目必须有已经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且推广应用时间在2年以上(即2019年12月31日前已应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可不受推广应用满2年以上、项目需结题验收的限制。请被提名者按照附件提名指引的要求填报,在系统中标注“防控疫情成果”,请第一完成单位提供情况说明作为附件。
2.本项目前3位完成人(含少于3位完成人的)必须是项目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3.项目提名书所列主要技术专利,不超过10件,发明专利必须提交相应证书、摘要页、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
4.项目所附材料清单中的知识产权及相关权利要求书、代表性论文,以提名书所列主要技术专利及重要性顺序、技术关联的主要发表论文及重要性顺序提交。
(四)被提名科技进步奖的,应当是在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要求:
被提名项目研究成果整体推广应用时间在2年以上(即2019年12月31日前已应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可不受推广应用满2年以上、项目需结题验收的限制。请被提名者按照附件提名指引的要求填报,在系统中标注“防控疫情成果”,请第一完成单位提供情况说明作为附件;
(五)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被提名项目的完成人参加评定。
(六)上两个年度(指2020年度或2021年度)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完成人,不能作为完成人申报本年度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七)在市科学技术奖以往年度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被提名项目中所列的代表性论文专著、主要知识产权证明、主要技术评价证明材料,不得重复使用。
(八)被提名项目第一完成人必须征求未列入报奖主要完成人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论文专著作者的同意,并签署承诺。
(九)被提名者应符合科研诚信建设和科研伦理相关要求,无《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的不得被提名的情形。
申报流程
市科技创新委接收提名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市奖励办)对填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结果社会公示——组织专家评审——市科技创新委(市奖励办)拟定拟奖名单——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奖励办)报市奖励委审定拟奖名单——市科技创新委(市奖励办)报市政府批准——市科技创新委(市奖励办)拨付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