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深入粤港澳,为大湾区知识产权建设再添亮色

2022-05-13 14:29:45  来源:知识产权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

原标题:深入粤港澳,为大湾区知识产权建设再添亮色

在粤港澳持续深化合作的发展背景下,众多知识产权人才聚集到了大湾区,为大湾区知识产权的发展再添光彩,澳门凯旋国际集团总裁王爱民也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内地—澳门CEPA的第一人,多年来,她与团队一直服务于内地与澳门、葡澳的知识产权事业建设,并带领团队在知识产权行业擦亮了自己的招牌。2021年,她又带着澳门凯旋国际集团来到了广州开发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壤上,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团队的实力。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的企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三地的知识产权合作也取得了新突破。在粤港澳持续深化合作的发展背景下,众多知识产权人才聚集到了大湾区,为大湾区知识产权的发展再添光彩,澳门凯旋国际集团总裁王爱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内地—澳门CEPA的第一人,多年来,她与团队一直服务于内地与澳门、葡澳的知识产权事业建设,并带领团队在知识产权行业擦亮了自己的招牌。2021年,她又带着澳门凯旋国际集团来到了广州开发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壤上,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团队的实力。

“自学”敲开知识产权行业的大门

1992年,是王爱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她告别家乡南下珠海打工,由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珠海尝试了种种工作后她明白了知识的重要,开始了在法律上的自学自考之路,并在律师行业的耕耘中与知识产权结缘。

1997年,她在珠海参加全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律师资格,此后她又通过不断地学习拿到了中山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但2000年移居澳门,在内地取得的律师资格却使她的工作处处碰壁,已入澳门籍的她也失去了在内地就业的资格,这使她的事业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无奈之下她只能再学澳门法律,期望能在澳门从事律师工作。但由于学位等各种原因,她只能在律所担任助理、文员等边缘职位。

给她的事业带来转机的,是2004年《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的实施,同时拥有内地律师资格和澳门律师资格的她瞬间成为了行业的“香饽饽”。谈及当时忽如其来的转变,王爱民感慨道:“我是政策的受益者!中央政府出台CEPA,让港澳企业与港澳居民捷足先登来内地开拓商机。乘着开放的东风,我成了第一位在内地执业的澳门居民,由此开启了我的事业。”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香港、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有些规则在国际上并不适用,港澳企业经济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弱。一方面,王爱民在中国内地出生、长大,后定居澳门,通晓内地及澳门两地的语言及文化,跨文化的背景成就了她的事业,使她掌握了跨境机会;另一方面她深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使她的事业大放光彩。

在成功挤进律师行业后,她在无意中接触了知识产权,并抓住了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机遇,在法务事业中开拓了另一片新天地。2006年她成立了澳门凯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及香港凯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知识产权行业。王爱民带领着团队不断开疆拓土,作为澳门知识产权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凭着自身在业界的名誉和团队的专业能力,包揽了中国内地在澳门进行商标代理、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业务60%的市场。而在粤澳两地连续的业务往来中,她也成为了推进两地知识产权交融的一条纽带。

为促进粤港澳合作提供有效经验

2019年9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纲要>要求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律师调解制度,探索引进港澳籍调解员参与调解,进一步完善远程调解、服务机制。而王爱民也成为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港澳调解员,利用自己的经验为促进粤澳知识产权合作贡献力量。

一国两制三法域,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是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律师,同时亦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的发起人之一,王爱民希望可以在法律的应用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进驻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成为调解员,有机会接触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希望通过大量的案件的积累,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可以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面有所建树。”

同时,王爱民还将利用此次落地广州开发区的契机与实践来进步完善团队的跨区域业务能力,并在不断加强粤澳两地业务联系的同时,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促进两地的知识产权合作。2015年,王爱民女士受邀担任了粤澳工商联会的法律顾问;2019年,由她担任理事长的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会与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在澳门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2020年12月设立澳门凯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除此之外,她还不断带领商务推介团队到内地进行推介交流,促进了粤澳两地的相互了解及交流合作。

带领团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021年9月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印发,纲要指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人才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核心力量,广州开发区作为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不断通过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引进先进人才等手段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高地。

2021年4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总部在广州开发区落成,王爱民也带着澳门凯旋国际集团进驻了广州开发区,与团队在广州开启知识产权服务的新征程。“目前广州的市场主体有300万个,这对于只有68万人口的澳门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广州开发区还聚集了200多家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审协广东中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知识产权氛围浓厚,各类知识产权培训、沙龙丰富,并能与内地顶尖行内大咖交流,这对于我及我的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升机会。”谈及为何选择广州开发区,王爱民这样说道。

出生内地,居于澳门,游学世界,使王爱民精通着粤澳两地的法律体系同时又涉猎多国法律知识,凭借着这个优势,她组建了一支精于内地和澳门知识产权法律的团队。“通过多年的积累,我们有了完善的国际网络,可以与其紧密合作为出海的国内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而且团队成员掌握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可以无障碍地与目标国的律师沟通,降低沟通成本,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澳门一向是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王爱民也希望自己的团队可以为内地企业借助澳门平台出海葡语国保驾护航。“我们的定位是:以葡语国法律服务为抓手,全面带动涉外法律服务,做专做精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服务。”

此次入驻广州开发区,王爱民表示自己将利用好区位优势,希望通过近距离观察,拥抱内地的法律服务市场,尤其是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带领团队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为想创业的澳门青年人树立标杆,探索出一条路径,为澳门经济再次腾飞添砖加瓦。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粤港澳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办法》的发布为粤港澳间的知识产权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指引,而知识产权人才也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沃土中不断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涌动着新的源泉和动力。而今,在广州开发区这片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里,王爱民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的征途中发光发亮。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