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线上宣讲会在线开讲
6月1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这是北京市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疫情当前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稳定经济大盘、助企纾困部署的具体体现。
“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为科创主体带来哪些利好,在哪里申报,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为了让科创主体对“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在6月22日(周三)16:00—17:30举办一场线上政策宣讲会,并于17:30—18:00互动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www.ncsti.gov.cn)将对宣讲会进行全程在线直播。欢迎大家扫描科创平台二维码,提前锁定直播席位,参与在线互动答疑。
什么是“1+5”政策体系
“1+5”政策体系是紧紧围绕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按照两委合署办公后新的体制机制,紧密结合中关村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的落实,统筹优化原有资金支持政策措施,构建“顶层设计—具体举措—资金支持”的政策体系架构。
“1+5”政策有15个资金支持方向、63个支持点,内容更加聚焦创新创业主体的关注点。同时,取消实施细则,采取通知或申报指南的方式组织实施,更便于创新创业主体理解和操作。
“1”是指《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
该政策为全区惠普性政策,重点是为加快培育创新型世界一流企业,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园区高端化特色化集约化服务能力提升,支持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开放合作。为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和中关村先行先试重大改革任务落地,着力构筑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奠定条件和基础。
“5”是指推动“1”落地的5个资金支持政策文件,包括《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申报方式
“1+5”资金政策申报采取公开征集与定向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公开征集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在线申报。申报单位根据当年度申报通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官网发布)相关要求,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
二是评审立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根据项目受理情况开展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研究确定支持方案。
三是结果公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拟支持项目名单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四是签订协议。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立项协议(非合同项目除外)。
五是资金拨付。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按照相关规定拨付支持资金,并依据协议、任务书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支持对象和申报入口
资金政策支持对象为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范围内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其中企业是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支持条件的注册在北京市其他地区的创新主体参照执行。
符合相关资金政策支持的创新创业主体,可关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http://www.ncsti.gov.cn/)进行申报。若想了解更多政策内容,请点击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网站(http://zgcgw.beij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