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诉讼是商业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几年来,有关产品的诉讼更是层出不穷。层出不穷的纠纷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暗战。
在产品发布阶段,通常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产品发布之前,为了避免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往往偏向于加紧商标的注册和专利的申请;在产品发布之后,诉讼集中在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版权侵权、不正当竞争这几个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知识产权诉讼的时限很长,往往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如果产品涉及到知识产权诉讼,常常要面临下架的风险。
产品涉及到知识产权诉讼,会有什么后果?应当如何应对?通过汇总2021年IPRdaily发布的涉及产品的诉讼文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注: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
实物产品
1、路虎vs陆风侵权案历时7年二审判决来了!
2、马爹利注册水滴形切面酒瓶为商标遇阻,法院:只是酒类商品容器
3、索赔3500万!松下电器对法拉电子专利诉讼被法院驳回
4、适用法定赔偿或者酌定赔偿确定专利损害赔偿数额时对相关因素的考量—— “自拍杆”实用新型专利批量维权系列案
5、擅自使用奥特曼字号和产品名称,判赔80万!
6、香飘飘告苏州香飘飘商标侵权案
7、真品旧货翻新后再出售是否侵权?西门子商标侵权纠纷案引关注
8、山西杏花村汾酒因专利侵权被判赔100万
9、《华清浴妃图》破解苏绣作品“版权困境”,苏州中院:对非遗传承和著作权人平等保护
网络产品
1、索赔22.7亿!“美摄”诉“抖音”侵权
2、“非诚勿扰”著作权案,华谊兄弟终胜诉(附:判决书)
3、涉网络游戏《英雄联盟》 规制网络游戏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
4、“哪吒”、“敖丙”被侵权,被告判赔100万!新型“游戏换肤”案公开宣判
5、“捉妖”能否想捉就捉?腾讯起诉虚拟定位插件索赔1025万,法院判了!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想要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保证产品发布过程中或者发布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充分的知识产权风险排查,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储备和管理,准备好反击对方的武器。
如今,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体现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保护专利和商标是一个企业捍卫品牌价值的战略核心。只有对产品自有知识产权进行充分的保护,同时做到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本身的力量和创新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原标题:知识产权诉讼背后的商业策略(产品篇)——不可忽视的产品捍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