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南京市专利申请受理量破万!预审业务再交“高分”答卷!

2022-07-14 18:10:22  来源: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

据统计,截止2022年7月,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申请预审业务受理量突破万件,短短2年半时间即实现从“千件”到“万件”的突破,专利申请预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中心自2018年10月正式开通预审服务以来,充分发挥快速审查的绿色通道作用,积极服务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新兴产业,已累计为近2000家备案主体提供专利申请预审服务,大幅缩短专利授权周期,提高专利授权文本质量。中心以“高质量”的预审体系、“高效率”的服务标准、“零障碍”的沟通渠道助企纾困解难、护企健康发展,交出预审业务“高分”答卷。

01、健全服务机制,强化质量保障

自中心挂牌以来,为充分释放预审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机制效能,中心不断扩充人员编制提高案件受理能力,从2019年的775件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4234件。面对受理量大幅提升,中心积极探索“分案-预审-互检-(质检)”3+1级管控模式提升审查效率,保证预审质量同时将预审周期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

为严格规范预审审查程序,强化预审质量保障,杜绝非正常、低质量申请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中心发布了《关于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专利快速审查效能的通知》(宁知保〔2020〕20号)、《关于提升专利申请预审案件质量的通知》(宁知保〔2021〕16号)等文件,加强对备案主体的筛查和管理,强化预审申请质量把控。通过向代理机构发放质量问题告知书、开展座谈会等方式,明确专利申请中代理机构职责,两年来共向代理机构发放质量问题告知书30余件,开展集中座谈10余次。针对预审审查规范缺失的问题,由南京保护中心牵头起草的首个专利申请预审领域省级地方标准《专利申请预审规范》(DB32/T4157-2021)已正式实施,覆盖省内7家保护中心、3家快维中心、上千家代理机构和上万家创新主体。

02、优化服务供给,释放创新效能

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中心不忘公益服务属性,2021年起每季度开展“护航行动”,通过实地走访交流为企业提供预审宣贯、专利布局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一对一”特色服务,累计走访调研企事业单位30多家。中心备案主体中不乏研发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新冠特效药中间体的生物医药企业,疫情发生后,中心第一时间为相关企业开启“高速”通道,两年来,中心共受理新冠疫情相关专利23件,涉及12家创新主体,为创新性的防疫物资快速进入防疫一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稳步推进现有业务架构的同时,中心还积极扩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2021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函同意,开设节能环保产业专利申请预审通道,进一步推动南京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建设。中心作为全国专利复审无效多模式审理第一批四家试点单位之一,已正式发布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实施方案,面向备案主体开通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通道。

03、锤炼服务本领,提升专业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心积极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已有12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6人同时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中心员工在工作之余积极开展课题项目申报,共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6项,市局级课题4项,研究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科研能力建设取得不凡的成绩。在全国57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率先实现国家、省部及市厅级项目研究全层级开展及实践应用。中心与各地审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疑难案件咨询、预审员能力提升培训等,预审员业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连续两年在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业务竞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团体三等奖和个人“风采之星”奖及“智慧之星”奖。

奋楫扬帆逐浪高,百尺竿头再向前。中心也将以“破万”为新起点,完善预审业务布局,提升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快速预审和快速确权在支撑企业高价值专利快速授权、培育核心专利、加快优势产业专利布局的职能作用,迈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