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人才超9万人,
江苏打造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试验区
江苏省10日召开了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会议,全省知识产权人才总量已超9万人。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部省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率先设立知识产权专业职称,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知识产权总监、专利代理人考前等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率先打造‘知识产权·青年说’‘知识产权·青年行’系列品牌活动,率先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产才对接’模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表示,目前江苏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了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研究机构、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等丰富多元的人才培养载体,培养了初具规模的专业人才队伍。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江苏共有6232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执业专利代理师达2417人。全省高校专职教师223人,兼职教师1091人,共培养知识产权方向本科生2283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58人。全省知识产权人才总量超9万人。拥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5人、全国知识产权专家库入选专家23人,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62名、知识产权骨干人才661名。
在此基础上,江苏将以打造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试验区为目标,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具体怎么做?支苏平介绍,江苏将打造“三类平台”、实施“六大工程”——重点建设好知识产权学院、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培养联盟和知识产权智库三类平台,着力实施好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优工程、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知识产权青少年教育实践工程、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工程和“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工程。
会上,对获得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4家单位和4名个人进行了表彰,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单位分享了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
来源:中国江苏网
多项数据指标位居广西前列
南宁上半年有效发明专利达1.1万件
8月9日,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底,南宁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079件,占全区36.35%,同比增长7.73%,多项知识产权数据指标位居广西前列。
近年来,根据《南宁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2年)》,南宁市相继出台《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南宁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南宁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领域搭建知识产权顶层制度体系,形成政府有力领导、部门密切协助、企业积极配合、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19年至今,南宁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1家、中国专利优秀奖6个、知识产权智库单位4家、自治区优势企业培育单位65家。目前,全市累计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2个;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占全区40%;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6家,占全区36.8%;自治区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59家,占全区33.26%;首届广西专利奖获奖项目中南宁市获奖15个,占全区总获评项目35.71%。
今年1月至6月,南宁市共获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708件,同比增长15.65%,占全区32.04%。其中,发明专利获授权1067件,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5897件,外观设计专利获授权744件。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079件,占全区36.35%,同比增长7.73%。其中,维持年限10年以上(含10年)的805件,居广西首位。
下一步,南宁市将以打造面向东盟/RCEP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知识产权强市为主题,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开放、运用、保护、服务、治理六大体系建设,积极建设中国(南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面向RCEP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效能,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显著提升。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