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高管把在公司想出的发明让家人申请专利,转卖给公司赚10亿,已被逮捕

2022-08-16 23:12:37  来源:商标专利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佑斌  浏览:7

最近,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了一起涉及知识产权的诈骗案。通信巨头高通公司的一名负责研发的副总裁,在高通工作期间,研究出了一种快速评估芯片的方法,他意识到这种技术的价值巨大,没有立即向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提交发明提案,而是想借此大赚一笔,偷偷把想出的创意让家人申请专利,再转卖给高通公司。

为了瞒天过海,这位高管找到三名合作伙伴,其中有一位是他正在加拿大读研究生的妹妹。这位名为Karim的高管首先让自己的妹妹改名,然后将相关发明以她妹妹的名义申请专利,再以这项发明为基础成立了芯片创业公司。他全程操作专利申请和公司设立,为这家公司聘请CEO,再以芯片创业公司的名义与高通公司接触。

高通公司意识到这项专利的重要性,出价1.5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这家芯片创新公司。

根据法律,高通的高管在职期间的相关发明属于职务发明,也就是发明的所有权属于公司,发明人具有署名权并能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数目非常有限。高通相当于花了10亿元购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发明专利

这位高管精心设计的骗局,实际上也有漏洞,她的妹妹虽然声称是这项芯片专利的发明人,但是正在读研究生的专业是喷墨打印相关,资历和专业背景都不匹配,此外,四人在获得巨额资金后进行大量的洗钱活动。

很多人好奇高通花10亿元购买的专利长什么样,笔者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到了这件专利,专利号为US9760672B1.题目为“用于通过电压缩放实现过程变化补偿的关键路径时序推测电路和方法”。

US9760672B1

高通每年通过专利许可获得50亿到7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花10亿元买一项专利不得不说还是大手笔,可见这项专利的重要性。

目前参与欺诈的四人都已被美国逮捕,最高面临20年刑期和巨额罚金。这起案件虽然发生在美国,但依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有关职务发明和专利权归属的争议在中国也经常发生,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应该注意其中的风险。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