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涉及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中国为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中非密切的经贸合作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体现,特别是在商标和品牌保护方面。”
中国和非洲的贸易往来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这主要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此后,中非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进入 21 世纪,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中非合作涉及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中国为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中非密切的经贸合作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体现,特别是在商标和品牌保护方面。
从非洲国家来看,本文着重分析OAPI(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包括17个成员国)、ARIPO(非洲地区工业产权组织,其中12个成员国已加入商标班珠尔协定书)、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选择OAPI和ARIPO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因为这两个组织涵盖的国家数量众多。而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之所以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因为根据中国商务部境外直接投资(ODI)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国家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最高的国家。从时间划分来看,自2009年起,中国成为非洲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因此,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围绕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最近几十年。
1、经济背景
2000年创办的中非合作论坛(FOCAC)是中非友好关系最直接的证明。自成立以来,该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最近一次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于2021年11月29日及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为政府间战略合作的绝佳平台,但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在过去二十年间的不断演变,已发展成闭门会议,投资者和金融已经开始在论坛会议中占据主导。
中国在非洲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从2003年的7480万美元跃升至2020年的42亿美元,这其中不乏私企投资。据估计,目前在非洲经营的中国企业超过10000家,其中70%以上都是私营企业,数量可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非洲经营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全球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容易忽视的行业。
实际上,在非洲政治和安全不稳定的环境中,面对相对落后的财产所有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中国企业更具无畏精神。部分原因在于,虽然不稳定的营商环境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但只要承担了高风险通常就会获得高回报。因此,刚果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目的地前20名榜单中高居第五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榜单前三位分别是尼日利亚、南非和赞比亚。(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境外直接投资(ODI)统计数据)。
非洲正在持续发展中,这意味着会不断出现许多新的商业机遇。尽管大多数企业对在非投资有诸多顾虑,但是,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却在重重困难中寻觅到一线良机,纷纷将产品推向非洲市场。中国科技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中国企业在非洲注册最多的商标——科技类商标
根据中国企业通过OAPI和ARIPO注册商标的相关数据,我们注意到,中国企业持有的商标最常见的类别为第9类(科学仪器)和第12类(运输工具)。其中第9类的商标数量高于第12类的商标数量,由此,可以推断中国通过OAPI和ARIPO共计的29 个成员国注册的商标中,大部分以科技类为主。
同样地,如果我们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目的地榜单的前三个国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注册的商标中第12类的数量最多,排在前列的产品是运载工具、飞机和机车;中国企业在南非注册的商标类别主要集中在第9类 (21.1%),涉及产品包括手机、计算机和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电池充电器;中国企业在赞比亚注册的商标类别中第9类亦独占鳌头。综上可知,除尼日利亚本国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以外,中国企业在这三个国家注册的商标基本上聚集在科技领域。
中国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控股”)旗下品牌在非洲取得的成功就是其中典范。传音控股是中国最大的只能手机制造商之一,业务遍布非洲、中东、东南亚、南亚和拉丁美洲。该公司于2008年进入非洲市场,随后逐步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2017年成为非洲销售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公司。
传音控股旗下拥有的三大知名手机品牌是TECNO、itel及Infinix,已经在以下非洲国家注册:TECNO商标及其多种类型已在OAPI、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南非、尼日利亚、赞比亚和乌干达注册;Infinix商标已在OAPI、南非、乌干达、莱索托、纳米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及赞比亚注册;itel商标在OAPI、南非、赞比亚和马拉维注册。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传音控股在众多非洲国家保护其商标,因此,在非洲成功地注册了大量商标。
TECNO、itel及Infinix品牌的成功得益于两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其产品的定价远低于非洲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次,更深层次但常常被忽略的原因是传音对产品本地化的考量,这一点是三星和苹果未能做到的。比如说为了适应非洲的低电气化率和经常停电的情况,传音控股提高了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另外,传音控股的手机支持多种非洲语言,手机摄像头功能针对当地深肤色用户调整曝光补偿,能准确地进行面部识别并具有拍照美颜技术。
手机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是功能,而品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传音控股通过设计迎合非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正面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与消费者建立了信任关系。品牌信任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并培养其对品牌的依恋程度。总而言之,传音控股树立了新科技品牌征服新兴市场的杰出榜样。
尽管中国科技品牌在非洲取得成功的意义重大,但中国品牌在非洲的成功故事并不止于此。
3、中国企业在非洲注册的商标——多产业多类别
在本文研究的非洲国家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大型中国企业,按照重要性排序如下:
1.比亚迪: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叉车、太阳能板和充电电池的生产,其注册的商标多属于第11类;
2.华为:知名跨国科技公司;
3.格力:全球最大家用空调制造商,产品属于商标第11类;
4.伊利:亚洲最大乳制品企业,产品主要为商标第29类;
5.九牧:智能厨卫制造商,在非注册的商标类别主要是第11类和第20类。
从这些信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企业持有的与建筑和能源类别相关的商标数量在中国企业持有的商标总量占比明显下降,这表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已经发展到其他经济领域。
第二,正如前文所述,中企将高新技术视为在非投资的重要商机领域。
第三,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领域具备多元化的特征。不仅上述企业持有的商标至少涉及四个不同类别,而且根据专业平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非洲持有商标涉及尼斯分类表中的每一类别。
第四,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也使非洲消费者能够获得种类繁多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了非洲消费者选择受限的局面。
毫无疑问,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密切的经贸合作,为双方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中国投资者既收获了巨大的经济红利,也促进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扩大和加强,非洲有志于在2063年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事实上,为实现非洲“2063年愿景”,将需要可再生能源为住宅和工厂供电。自2013年以来,中国逐渐成为非洲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坚信中非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将会开启更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