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数量诚可贵,质量价更高——IP人建言献策

2022-10-18 13:30:13  来源:商标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

党的廿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经一骑绝尘,并没有令中国创新水平相应地水涨船高。究其原因:第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转型基础差、起步晚,创新仍需要用一段时间来填补之前的差距;第二,现阶段中国专利申请中,对创新指数贡献大的高价值专利占比不大。

作为创新“桥头堡”的专利,自然也需要从“高数量专利”向“高价值专利”进行转变。笔者认为:所谓高价值专利,往往具备以下“六高”特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一是技术的研发创新度要高;二是专利权的稳定性要高;三是专利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要高;四是专利的技术壁垒要高;五是专利的法律价值要高;六是专利交易的价格要高。

高价值专利,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只有高价值专利才能“为创新之火浇上利润之油”。只有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拥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价值专利,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支撑。

高价值专利,是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专利数量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基数,要通过依托于“数量布局”向“质量取胜”转型,重视培育高价值专利,打通并增值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提升专利的质量和效益,增强高价值专利及相关的产品、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才能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价值专利,是我国产业创新升级转型的强力引擎。产业中的高价值专利是指具有较强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只有将高价值专利技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进行产业“导航”,通过高价值专利进行产业“护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利在产业创新 “扬帆出海”中的作用。

高价值专利,是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低质量的专利只能令企业成为一只色厉内荏的知识产权“纸老虎”,遇到维权和侵权诉讼时,不能全面、有效、充分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和市场。企业中的高价值专利一定是战略规划、技术领先、市场引导,在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上能够发挥支撑作用,可以起到面向未来、引领产业行业发展的作用,可以牵引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专利。

高价值专利,是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价值专利的数量少、比例低,可以通过提高职务发明人分配占比、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从高校这一座还被未大规模开采的“专利金矿”中挖掘出大量高价值专利,进而有效地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高价值专利,能够避免行政和司法资源浪费。大量的低质量专利申请让专利审查部门只有不断增加审查人员和其他软件的投入,才能应付日益膨胀的申请量;低质量的专利申请产生大量非专利性专利,引起许多专利纠纷,产生诉讼和行政执法案,也会造成行政和司法的资源浪费。只有对创新有用的高价值专利占据专利申请的大多数,才能能够避免行政和司法资源浪费。

高价值专利,能够为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助力。通过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中撰写高质量地专利申请文件,能够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结合自身技术特长和人才优势,发展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藉此能够有效规避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地无序竞争和低价竞争,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

总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高价值专利的支撑。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