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系统的进行专利的挖掘与布局
“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是企业专利工作的重心。但从很多企业的专利工作现状来看,挖掘与布局往往是简单地由研发部门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简单的想法后,再进行相关专利的申请。很多企业研发部门并没有系统地从专利布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导致企业虽然拥有很多专利,然而却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利保护能力。
企业所拥有专利的整体质量也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甚至有些企业在不幸面对专利诉讼时还经常没有办法应对,不仅自己被侵权会错失索赔良机,严重时还会面临被诉的局面却没有办法通过已有专利进行自救。
为了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良好局面,二者密不可分。
企业的专利挖掘
(1):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利挖掘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产品质量上存在缺陷,或者用户体验感觉较差等,这些问题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找出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是技术瓶颈没有突破还是市场方向把握不准,然后根据此类原因,针对性的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技术的创新点和保护方式,最后由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专利代理人综合市场、法律、技术等方面因素,筛选出最具价值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方案申报专利。
(2):以竞争对手技术为导向进行专利挖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专利挖掘方面,企业应重视竞争对手的技术研究方向,对竞争对手专利挖掘和布局的重点进行认真分析,而后再针对性地开展专利挖掘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主要竞争对手专利信息,了解竞争对手技术开发的市场布局重点,而后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梳理创新点,进而挖掘出能很好保护自己产品技术并能限制竞争对手的专利。
(3):以项目研究为导向进行专利挖掘
企业在进行某一项技术攻关时,往往是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开展的。企业要以项目研究为导向,明确项目要突破的技术难点和相对现有技术实现的所有功能,并将实现这一目的每个技术点进行细分,明确每个技术点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路径。
其次,企业还可以将每个功能的技术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技术要素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是否符合专利的申请范围。
企业的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是企业专利工作的重心。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专利来保护技术创造价值,专利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但部分企业并没有系统地从专利布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导致企业虽然拥有很多专利,但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利保护能力,整体的专利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
企业要做好专利布局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保护方式上的选择
在企业技术及产品开发阶段,主要以专利和商业秘密居多。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容易被破解、仿冒的技术,适合通过提交专利申请来保护,但是对于一些不容易被破解,并且即使被侵权也很难获得侵权证据的技术而言,则适合用商业秘密来保护。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专利和商业秘密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一些技术可能是通过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方式进行保护,比如对于宏观的原理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但是对于一些参数、配方则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
(2):基于产业链进行布局
企业在提交专利申请时,传统的做法是一个技术点提交一件专利申请。但是在专利的具体运用中,通常的情况是该专利对于产业链中的各个厂商的影响都不尽相同。
因此如果发现某一专利非常重要,而且未来被侵权的可能性较高,那么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就不能仅仅根据技术点来进行布局,而更多地是要根据产业链的各个厂商的具体情况来布局专利,以确保相关专利覆盖到产业链各相关厂商。这样企业在进行维权时,就可以根据产业链中不同厂商的不同情况,利用不同的专利进行维权。
同时,基于产业链进行专利布局,可以确保将来在进行专利许可时根据产业链中厂商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专利组合方案。
(3):基于技术体系进行布局
如果某一技术点较为优良,那么在构建专利防护体系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基于该技术点进行布局,而需要进一步启发研发人员和专利工程师,从该技术对系统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来展开布局,以确保成功构建围绕该技术点的整体专利保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