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什么是专精特新股票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精特新”,也是当前无论在产业界、企业界,还是在政界、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方向!
|《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这个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国家工业和信息部于2022年6月1日对外发布且于2022年8月1日生效执行《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自2022年7月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首次正式提出“专精特新”概念、2022年国家明确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及意见、2022年工信部开展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地方开展各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及培育工作以来的11年后,这份文件得以全面地、系统地统一、规范和明确了全国各地在“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及培育上的梯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进一步明确了分层分类分级进行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三个相互衔接的层次,即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三个层次的企业统称为优质中小企业。
进一步规范了三个层次的优质中小企业在申请、推荐、评价、认定、培育、管理等全系列工作上的工作原则、标准、要求。
进一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地缺少统一的评价和认定标准,在专精特新的概念认识上也存在差异,导致各成体系、标准不统一、服务不精准、发展不平衡等。
|国家梯度培育规划
根据2022年1月23日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十四五期间,通过中央财政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家“小巨人”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2022年6月1日国家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根据2022年12月17日国家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十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2022年6月1日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十四五”期间,努力在全国推动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综上,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梯度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一大批领航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
|深圳梯度培育规划
鉴于深圳市是计划单列市,在培育认定上,视同省级,按照梯度培育的递进,依次为:
优质中小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
→市专精特新/省专精特新(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两者非重复关系、亦非梯度关系)
→专精特新“小巨人”(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属于国内市场领先。)
→重点“小巨人”企业(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创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属于国际市场领先。1、制造业单项冠军不一定是中小企业;2、单项冠军不能被推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可推荐为单项冠军;3、4亿营收以下的单项冠军必须首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业链领航企业(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根据深圳2022年印发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一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深圳培育企业数量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
深圳市专精特新首批申报于2022年8月23日开始并2022年11月30日截止,首批公示于2022年6月16日发布并2022年6月21日公示完成:
2022年度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2928家。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广东省专精特新已认定2022年度、2022年度共两批:
深圳市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840家。(2022年度227家,2022年度614家,其中重复出现,因此841-1=840)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已认定2022年度(8家)(已复核)、2022年度(27家)、2022年度(134家)、2022年度(276家)共四批。
深圳市共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共445家,目前有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共443家(2022年度认定的,在2022年度复核中有2家不在名单内:雄帝科技、旭宇光电。因此445-2=443)。
重点“小巨人”企业
重点“小巨人”已遴选第一批第一年(6家,2022年5月10日)、第二批第一年(36家,2022年8月25日)、第三批第一年(23家,2022年5月16日)共三批。
深圳市累计遴选的重点“小巨人”共65家,目前有效的重点“小巨人”共61家(企业在入选后如上市了,将不再予以奖补。创益通、鼎阳科技、德明利、英集芯等4家已上市)
制造业单项冠军
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自2022年开始每年认定一批并每三年复核一次,已共认定6批。
深圳市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为15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为32个(涉30家企业),共涉45家企业。
以上,深圳市共有有效的专精特新企业3768家(省专精特新840家、市专精特新2928家)。
|特别说明
1、专精特新企业(省专精特新/市专精特新、小巨人)都是中小企业。
2、单项冠军不一定是中小企业。
3、深圳市专精特新与广东省专精特新同级,与广东省专精特新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4、从2022年度的深圳市专精特新名单来看,深圳市专精特新与广东省专精特新没有重合,即一家企业不能同时既是深圳市专精特新又是广东省专精特新。
5、深圳市专精特新、广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都是三年一复核,凡未通过复核的,均取消认定,因此都是动态数量。
6、重点“小巨人”,都来自于“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即重点支持的小巨人,其并不属于认定,而只是从“小巨人”企业中择优遴选确定出在2022-2025年由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100亿元按三批次且每批次不超过三年进行重点支持的企业。
7、重点“小巨人”,不含上市公司(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创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的),因此凡上市公司的小巨人不可能成为重点小巨人,凡成为重点小巨人后上市的企业也会不再予以奖补支持,因此,重点“小巨人”也是动态数量。
8、单项冠军,包括两类,一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企业是单项冠军),一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产品是单项冠军)。
9、与专精特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不同,单项冠军可以是中小企业也可以是大企业。
10、单项冠军,也是三年一复核。因此,也是动态数量。
11、凡是单项冠军,都不能推荐为小巨人。但是反向来看,小巨人可以推荐为单项冠军:凡营收4亿元以下的企业要成为单项冠军,其前提必须已认定是小巨人企业。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区别,即先成为小巨人,然后成为单项冠军。也就是说即时公布的小巨人名单中不可能有单项冠军(但即时公布的省专精特新、市专精特新名单中可能有单项冠军),但即时公布的单项冠军名单里可能有营收4亿元以下的小巨人企业、营收4亿元以上省专精特新或市专精特新)。
12、从名额限制上来看,广东省专精特新、深圳市专精特新,无名额限制,取决于所申报企业的质量是否达标。小巨人企业,2022、2022年度工信部对各地均有推荐名额限制,深圳2022为5家、2022为30家、2022为200家,从2022年即第四批开始不再有名额限制。单项冠军企业,各地均有名额限制,深圳市2022即第六批为20家、2022即第七批为30家。
|企业名单及分析
●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截止2022年,已共认定6批。2022年即第7批的认定尚在进行中。
截止,深圳地区共有15家企业为单项冠军企业、有30家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各有两个产品:、)的32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共涉45家企业:
第一批2022年(2022年复核)为3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0个单项冠军产品;
第二批2022年(2022年复核)为0家单项冠军企业、4家企业的4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
第三批2022年(2022年复核)为1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企业的14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
第四批2022年为3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企业的3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
第五批2022年为3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8家企业的8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
第六批2022年为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4家企业的14个产品为单项冠军产品。
●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分析
1、该6批,共涉45家企业,其中1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0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共32个产品,其中、各2个产品)
2、45家企业在各区的分布,依次为:
南山18家,宝安11家,龙华、坪山、光明各4家,龙岗2家,福田、盐田各1家。
3、45家企业的上市情况为:30家上市公司、2家已申报。
4、根据“凡是单项冠军,都不能推荐为小巨人。但是反向来看,小巨人可以推荐为单项冠军:凡营收4亿元以下的企业要成为单项冠军,其前提必须已认定是小巨人企业。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区别,即先成为小巨人,然后成为单项冠军。也就是说即时公布的小巨人名单中不可能有单项冠军(但即时公布的省专精特新、市专精特新名单中可能有单项冠军),但即时公布的单项冠军名单里可能有营收4亿元以下的小巨人企业、营收4亿元以上省专精特新或市专精特新)”,45家企业中,含部分小巨人(其中1家是重点小巨人)、省专精特新、市专精特新。
5、单项冠军,三年一复核。因此,是动态数量。
●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
截止,已公布3批重点“小巨人”名单,依次为:
(2022年5月10日第一批第一年6家,2022年8月25日第二批第一年36家,2022年5月16日第三批第一年23家,总共65家。
●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分析
重点“小巨人”企业的概念要搞清楚,此并不是一种认定,指的是国家重点予以奖补支持的小巨人企业。
1、因此,重点“小巨人”,都来自于“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即重点支持的小巨人,其并不属于认定,而只是从“小巨人”企业中择优遴选确定出在2022-2025年由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100亿元按三批次且每批次不超过三年进行重点支持的企业。,自2022年度始,总3批,共64家。
2、重点“小巨人”,不含上市公司(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创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的),因此凡上市公司的小巨人不可能成为重点小巨人,凡成为重点小巨人后上市的企业也会不再予以奖补支持,因此,重点“小巨人”也是动态数量。
根据如上,在65家重点“小巨人”中,已有4家上市:
2022年5月20日已入选的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22年12月1日已入选的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2年7月1日已入选的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2022年4月19日已入选的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因此,目前予以奖补支持即实际在名单的重点“小巨人”为61家:
1、在各区的分布,依次为:宝安20家,南山18家,龙岗6家,光明、龙华、坪山各4家,福田2家,大鹏、罗湖、前海各1家。
2、有7家已申报上市。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自2022年度始,总认定4批,共445家。
(2022年度8家,2022年度27家,2022年度134家,2022年度276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分析
1、小巨人,三年一复核,凡未通过复核的,均取消认定,因此都是动态数量。根据2022年对2022年所认定小巨人企业的复核,8家中有2家(、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在复核通过的名单中。因此,当前深圳市有效的“小巨人”企业数量为443家(445-2)。
2、该443家小巨人企业,从各区分布来看,依次为:
宝安135家,南山122家,龙岗49家、龙华48家,光明32家,福田22家,坪山13家,前海12家,大鹏4家,罗湖3家,盐田2家,深汕特别合作区1家。
3、该443家小巨人企业,有上市公司47家(北交所1家、创业板17家、科创板20家、深交所主板9家),有已申报上市17家(已申报创业板10家、已申报科创板7家)。
4、该443家小巨人企业,有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2家。
5、从名单中可以看出,2022年6月1日发布并8月1日生效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是个分水岭:第4批的小巨人名单企业均为省专精特新或市专精特新且均为不重复的二选一,即此批及未来,只有先成为省专精特新/市专精特新才能进一步成为小巨人,体现了梯度培育的要求。而第1、2、3批的小巨人名单企业则未必是省专精特新,即该三批名单中很多小巨人企业并不是省专精特新(而市专精特新的遴选认定当时还没启动)。
6、据统计,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平均研发经费为3339.19万元,研发强度为7.63%,高于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水平。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自2022年度始,总2批,共840家。
(2022年度227家,2022年度614家,其中重复出现,因此841-1=840)
以下着色的企业是省专精特新企业中的小巨人企业。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分析
1、以上84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含198家小巨人企业(着色部分)。
2、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与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属于同一级别的认定,即一家企业不能同时既是深圳市专精特新又是广东省专精特新。
3、以上84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有199家小巨人企业,有3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4、以上84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有4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有1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自2022年度始,总1批,共2928家。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分析
1、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与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属于同一级别的认定,即一家企业不能同时既是深圳市专精特新又是广东省专精特新。
2、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有164家小巨人。
3、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无小巨人,亦无重点小巨人。
4、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无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有1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5、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均为规上企业。
6、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按各区分布,依次为:
宝安897家,南山637家,龙岗416家,龙华411家,光明275家,福田145家,坪山107家,罗湖25家,盐田8家,深汕特别合作区4家,大鹏3家。
7、该2928家市专精特新中,按一级行业分类,制造业企业达1264家,占比43%,对应深圳市重点扶持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思路。
8、在二级行业划分标准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达626家,占制造业企业的50%,这与深圳给外界的印象相匹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占比为13%和10%。
9、在三级行业中,与电子有关的制造业占比最高,共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总量的65%。其中,电子器件制造业类别下包含的集成电路制造,是现今最受关注的制造业。
只是,
我有时想静下心来写点什么,
仅此而已。
所以,
您看到了这个偶然冒泡的公众号。
让我们交个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