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怎么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
特殊新企业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一)必要条件
1.已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登记.符合《中小企业分类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中小企业,连续经营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11〕300号)规定。
(二)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或者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所有权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产品创新能力强.具有突出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
2.坚持专业发展战略
(1)长期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或产品,可以成为大企业.大型项目提供关键部件.零部件及配套产品及专业生产的成套产品。
(2)国内细分行业企业主导产品市场份额较高。
3.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取得显著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4.管理规范.信誉良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生产技术.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质量性能,具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2)企业高度重视和实施长期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核心团队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
(2)特殊条件
国家专项条件包括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管理。
1.经济效益
去年年底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2.专业化程度
(一)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知名度较高。
(2)领先产品在细分市场份额中排名全省前三,在国内细分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新能力
(1)企业拥有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设计专利.五项以上软件作权。
(2)自建或与高校合作.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研发机构和技术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正在研发设计的企业.生产制造.信息系统至少支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业务。
4.经营管理
(1)企业有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方案,获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企业实施系统的品牌培育战略,取得良好的业绩,拥有自己的品牌(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商标等。
(3)企业产品生产实施国际国际.国内.产业标准等,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产业认证)。
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就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它们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在2021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完成公示,全国已有4762家中小企业上榜。
【1】专: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2】精: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3】特:指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4】新:指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
1. 原则上注册并经营两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拥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2. 产品(技术)符合国家标准,特殊行业的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新产品(技术)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有合法有效的注册商标且进入市场(技术运用)一年以上。
3.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行业政策。
4. 符合本办法“专精特新”定义的相应内容。
5. 在市场、质量、效益或发展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具备先进性和示范性。
专为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申报服务
1、前期精准评估。代理机构在签约前会上门评估,综合考量企业各方面条件。
2、思路清晰,有整体规划。代理机构常年从事项目申报,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材料要求以及整套材料的编制、申报过程都十分明白,可以依据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形,编制附和要求的申报材料和指导企业提供有辅助用途的证明材料,尽也许弥补企业较弱的环节,同时提炼企业亮点之处为申报材料加分。
3、一条龙服务,省时、省力。规模大一点的代理机构,都有知识产权咨询师、资深税务筹划师、资深审计师等众多专业人员,能提供一条龙服务。假如企业在知识产权和审计这两块有欠缺,可以全包给代理机构,一站式解决,省时、省力。
4、熟悉过程。正规的代理机构常年从事项目申报,经常与相关部门有良好的工作沟通,知晓哪些问题找哪些部门,这也可以为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