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中国汽车公司首例天价知识产权纠纷案:一审吉利胜诉,威马判赔700万元

2022-12-27 19:47:03  来源:界面新闻、汽车行业大事件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据报道,2018 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将威马汽车告上法庭,要求威马赔偿 21 亿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该案在几年中多次审理,近日迎来一审判决。

中国汽车公司首例天价知识产权纠纷案:一审裁定吉利胜诉,威马判赔700万元

历时四年,吉利汽车与威马汽车侵害商业秘密案终于迎来新进展了。

据报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已对吉利和威马21亿元天价知识产权纠纷做出一审判决,该案一审判决书已于9月下发。

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结果,威马需赔偿吉利700万元,其中包括威马汽车需赔偿吉利汽车700万元,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

此外,威马汽车要停止使用用于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这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包括前稳定杆总成、后桥总成安装支架、前悬左下摆臂、前稳定杆左趁套、后桥总成,均为汽车底盘零部件。法院审理后认定,这5个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汽车。

针对上述消息,吉利汽车暂未回应;威马汽车回应称,该案件判决尚未生效,已经提起上诉;停用图纸对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或影响不大。

据了解,这起案件是中国自主品牌发起的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案,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最高索赔金额的诉讼案。该案件受理费高达1000余万元,其中吉利汽车承担四成。加上后期律师费、保全费用、取证费用等,案件诉讼成本或达到2000万元。

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信息显示,2018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将威马汽车告上法庭,要求威马赔偿21亿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2019年9月17日,该案件首次开庭,威马汽车委托环球律师事务所应诉,当时威马汽车向媒体表示:“威马汽车没有任何侵权行为,我们对赢得这起诉讼非常有信心。”

据了解,威马汽车共有70起专利权权属纠纷,绝大部分均与吉利汽车有关,天眼查显示,除一起案件以吉利方主动撤诉结案外,其余案件仍在民事一审阶段。

吉利汽车与威马汽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在2009-2014年期间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并负责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威马联合创始人侯海靖同样来自吉利汽车,也是威马第一个平台研发负责人。

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威马汽车没有研发自己的纯电平台,而是套用了从吉利汽车旗下几何汽车的平台架构。同时,威马汽车内部多名中高层均是从吉利汽车跳槽而来。

此次一审判决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比对吉利汽车和威马汽车双方图纸中的零部件尺寸、标注位置等信息,有5个零部件被判定为实质性相似。这侵权的5个零部件图纸分别是前稳定杆总成、后桥总成安装支架、前悬左下摆臂、前稳定杆左趁套、后桥总成,均为汽车底盘零部件。

同时,自2016年以来,吉利汽车旗下的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有多位离职员工进入威马系工作,部分担任威马汽车高管。在高原汽车的内部邮件系统中,部分离职员工的邮件出现了上述部分图纸信息,这意味着威马汽车有接触吉利汽车商业秘密的条件。

据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已经在2021年底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预留了6120万元的预算,用来应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纠纷。同时,将于2022年底至2023年中期完成对涉及纠纷的技术方案或者专利的更换或淘汰。

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百度曾考虑收购威马,但遭到沈晖拒绝,随后百度选择与吉利合作,成立集度汽车。当时威马与百度合作密切,其中威马W6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来自百度Apollo平台,其自身缺乏自动驾驶自研技术。

2019至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三年亏损高达174.35亿元。威马汽车试图通过港交所上市回血续命,但目前招股书已经失效。沈晖仍在为威马汽车的融资奔波,但已到岌岌可危时刻。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