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及时了解和共享 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进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定期编制碳达峰碳中和信息简报,包含政策法规、国内外标准化动态等板块。现精选部分内容持续推送给读者,方便各方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和推进工作。
本期目录
CONTENTS
点击标题 跳转文章
(未跳转的尚未发布 敬请期待)
01、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
(一)九部门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二)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三)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四)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
(六)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02、国际标准化动态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召开第31次全体会议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再利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82)召开第10次全体会议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UNFCCC COP27发布《净零指南》
(四)ISO前瞻趋势报告:扩大能源转型
(五)IEA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全球能源系统正在更清洁、更安全未来的历史转折点
(六)IEA报告:热泵是供暖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技术路径
(七)舒印彪:IEC已开始建立碳中和标准体系
(八)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系列解读之二:数字产品护照
(九)关于欧盟“碳关税”的最大误区——产品碳足迹和上游碳排放
03、国内标准化动态
(一)强制性能耗标准2022年推进情况
(二)强制性能效标准2022年推进情况
(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国家标准解读
(四)《绿色产品评价通则》标准修订思路
(五)实施“北京节水百项标准工程” 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六)新版《加氢机》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
(七)绿色低碳标准助力COP27“数字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
(八)绿色低碳领跑展再次走进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
04、深度观察
(一)建设双碳标准体系 实现双碳既定目标
(二)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三)发挥能效标准引领作用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05、ESG专栏
国内外ESG标准化进展及思考
IEA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
根据最新一期的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全球能源危机正在造成深刻而持久的变化,有可能加速向更可持续和更安全的能源系统过渡。
现在的能源危机正在带来空前的广度和复杂性冲击。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市场都感受到了最大的震动——石油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不得不释放两次空前规模的石油库存,以避免造成更严重的问题。《世界能源展望》警告说,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持续存在,能源市场仍然极其脆弱。这场危机提醒人们当前全球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世界能源展望》的分析发现,对于气候政策和净零承诺促成了能源价格上涨的说法缺乏证据支持。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较高的可再生能源份额与较低的电价相关联——更高效的住宅和电气化供暖为一些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缓冲,尽管还远远不够。最沉重的负担落在了较贫困的家庭身上,因为这些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能源上。
除了试图保护消费者免受危机影响的短期措施外,许多政府机构现在正在采取长期措施。一些地方正在寻求使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增加或多样化,许多地方正在寻求加速结构性变革。最引人关注的行动方案包括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欧盟的“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和可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日本的绿色转型计划(GX)、韩国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份额的目标,以及中国和印度充满雄心的清洁能源目标。
基于全球最新政策的的现有政策情景下,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在2030年前达到每年超过2万亿美元,比现有情况增长50% 以上。随着市场在此情景下的重新平衡,煤炭从现在的危机中获益是暂时的。因为在核电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可获得持续的收益。因此,全球排放将在 2025 年达到一个高点。
有史以来第一次,基于现有政策设置的《世界能源展望》既定情景,全球对每种化石燃料的需求都出现了峰值或平稳期。在此情景下,煤炭使用量在未来几年内将回落,天然气需求在2030年前达到稳定水平。电动汽车 (EV) 销量的增长,意味着石油需求在 2030 年代中期将趋于平稳,然后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将缓慢下降。这意味着从2020年代中期到2050年,化石燃料的总需求量将稳步下降,年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于一个大型油田的生命周期产量。在《世界能源展望》加强关注气候情景下,化石燃料总需求量的下降速度将更快更明显。
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全球化石燃料使用量与GDP同步增长;扭转这一增长趋势将是能源史上的关键时刻。到2050年,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约80%下降到略高于60%。到 205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每年370亿吨的高点缓慢回落到 320 亿吨。这意味着到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约2.5°C相关,还远远不足以避免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全面实现所有气候承诺,将使世界走向更安全的地步,但现在的承诺与全球气温上升稳定在约1.5°C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如果保持现有的太阳能光伏、风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应用增长水平,将带来比现有政策情景所预测的更快转型。相关关键技术的供应链,包括电池、太阳能光伏和电解器,正在以更快速度支持全球化扩张。如果所有宣布的太阳能光伏制造扩张计划都能实现,制造能力将超过支持情景下2030年部署水平约75%。就电解制氢而言,所有已宣布项目的潜在产能过剩约为50%。
根据今年的《世界能源展望》,更强有力的政策对于推动能源投资大幅增长至关重要,这是降低未来价格飙升和波动风险所需的。由于2015-2020年期间价格下跌导致投资低迷,能源部门更容易受到2022年遭遇的破坏的影响。在国别政策情景下,到2030年清洁能源投资将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清洁能源投资需要超过4万亿美元,这凸显了吸引新投资者进入能源部门的必要性。国际社会仍然迫切需要作出重大努力,来缩小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令人担忧的清洁能源投资差距。
“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能源安全模式,以确保可靠性和可负担,同时减少排放,”IEA署长Birol博士说。“这是今年的《世界能源展望》提供了10条原则的原因。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度过化石燃料减少和清洁能源系统扩张并存的时期,因为这两个系统都需要在能源转型期间正常运行,以提供消费者所需的能源服务。随着世界从现在的能源危机中走出,需要避免因关键矿产价格高企和波动,或清洁能源供应链高度集中而产生的新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