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助标准及入库条件
2023年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将会升高,审查机制也会越发严格。在此提醒各企业:要确保申报成功率,必须提前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规划,前期准备越充分,通过率才会越高。下面是鼎智知识产权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助标准及入库条件。
一、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资助
1.财务价值
(1)企业所得税率由25%降低为15%。
(2)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用,可按照研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制造业企业可按照研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摊销。
(3)各省、市、县、园区资金奖励(直接奖励+研发费用奖励),各地区政策不同,具体补贴金额以当地实际补贴金额为准。
(4)申报政府有关科技计划等各类项目优先立项+金额增加。
(5)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摊销。
2.资本价值
(1)企业融资上市的有利条件。
(2)有利于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
(3)创投税收优惠。
(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吸引人才,建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研发组织管理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品牌价值
(1)对市场营销、招投标工程、合资合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证明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3)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4)促进企业管理规范,要求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营,引导企业自觉用高企的理念管理企业。
(5)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型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优秀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科技型企业高企化,高企优质化,促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条件
1.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双标。知识产权是高企申报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认定评审的主要得分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转让、授让)方面的工作需要本年度完成。
(2)公司成立满三年Ⅱ类知识产权数量至少10件以上、Ⅰ类知识产权至少1件以上,注意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双达标。
2.科技人员
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10%。
3.研发费用
(1)收入在5000万以下的,占比5%以上;5000万-2亿之间的,占比4%以上;2亿以上的,占比3%。
4.研发组织管理水平
研发组织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异议,审查较往年更加严格,核实意见表中也增加了企业是否有实际岗位运行的考察,企业不可格式模版化简单处理。
5.成长性评价
成长性的评价主要根据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资产增长率,得出相应分值。对于成长性低于5分的企业,打分风险比较大,专家评审时也会提出成长性弱的问题。
6.领域选择
(1)2016年国家四部委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行了较大调整,很多企业自身技术很好,但在领域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导致申报结果不理想。
(2)另外,研发项目既要结合企业实际体现行业的先进性,在技术材料的编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与领域的契合。往年专家评审时都会否定一部分企业的低水平研发项目或编造的不切实际的前沿高端项目,与之对应的研发费用、成果转化也被剔除,危及申报结果。
三、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标准
1.知识产权获取时间
企业申报高企当年申请或转让的专利、知识产权或不予计分,知识产权获得要有延续性。
例如:企业所有知识产权获证的时间都是同一时间段,会被质疑为临时包装,不被认可或分数极低。
2.软件著作权
企业系统填报的软件著作权,区级组织现场考察时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演示操作,所演示的功能需与系统提交的软著申请表中描述的功能一致。
注:演示人员必须是参与本项目的研发人员。部分地区要求对软件的源码进行修改,及功能确认。
3.研发费用的核算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必须“三表一致”。
即: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企业财务报表、研发投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企业研发费用数据要求一致。
4.高新技术产品
企业核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须有对应的合同,还有发票及知识产权证明。
5.产学研协议
产学研协议的签订时间需在2019-2021年。
注:申报当年签订的不予计分,且需有产学研合作的记录证明(如项目支出的发票及凭证等)。
6.“一条龙”逻辑
专家评审、国家备案过程中,重点考核提交资料中是否体现“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技术领域”之间的相关性。
7.成果转化、组织管理水平
2021年高企网络评审结果显示,成果转化和组织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
注:有产品合同发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产学研合作、自建性质的研发机构,都不能获取专家的认可,或评分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