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宜昌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子项目560余个,覆盖市场主体6000余家

2023-04-30 16:05:23  来源:三峡日报  知识产权领域原创作者:何冠英  浏览:12

4月26日,记者从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获悉,宜昌市自2020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以来,共推进运营服务体系建设29项具体工作,开展子项目560余个,项目覆盖各类市场主体6000余家,各项目成效显著。

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继续领跑湖北省市州。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064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45件,同比增长44.94%。截至目前,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32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06件,遥遥领先于各地市州。全市有效注册商标5421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7.27%;驰名商标67件;国际注册商标1247件;地理标志商标79件。

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值统计核算机制。通过对企业营收、产品产值、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数量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为宜昌市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地理标志年度产值321.23亿元,带动旅游业产值 36.96亿元、物流运输业产值48.38亿元、餐饮业产值 23.21亿元、其他加工制造业产值37.88 亿元,带动区域就业人数79.01万人。

搭建全省最大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宜昌知识产权服务大厦,入驻服务机构30家,市场化组建宜昌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和4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000余万元。集聚区内服务机构先后获批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省海外护航基地,在湖北省“知楚杯”专利实务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宜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成功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称号。

全省率先出台知识产权人才引育政策。去年3月,出台《宜昌市知识产权人才引育行动方案》,明确了人才引进培育目标及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具体奖励补贴政策,全年组织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42次,培训人员1.2万人次。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宜昌分站在湖北省20个分站中排名第一。

多项工作逐步迈向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第一梯队。成果转化渠道全面畅通,2022年登记备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0%,登记转让许可专利技术620件,全市共有57家企事业单位获得专利转化补贴149.8万元。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较2021年增长12.73%、8.16%。“秭归脐橙”项目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

(原标题:宜昌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子项目560余个,覆盖市场主体6000余家)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