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绿色生活创建总体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对绿色学校建设的要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了绿色学校评价导则标准推进会。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教育部相关领导、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学术委员等二十余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资环分院作为该标准的技术支撑单位,牵头开展标准的制定研究工作。
《绿色学校评价导则》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开展双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绿色低碳的时代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促进建设低碳社会不可低估的力量。学校内学生、教职工的衣食住行、办公设施、实验设备、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等,使得学校成为耗能、耗水、碳排放大户。该标准规定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的绿色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涵盖了绿色理念、宣传活动、产学研用、社会荣誉、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节能改造、协同降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碳减排量化评估、效率提升、水资源节约、绿色出行、绿色采购、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日常管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实现绿色学校建设的全流程和全覆盖,为推动全国绿色学校建设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主持,教育部相关领导强调了开展绿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标准的编制工作提出:要严把标准质量关、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关系、做好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领导指出,绿色学校建设工作在公共机构节能减碳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符合《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要求,与各地已开展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做好有机衔接。资环分院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汇报了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编制进展。与会代表一致肯定绿色学校评价导则标准的重要性,并针对评价指标设立、评分细则颗粒度调整等展开讨论,为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宝贵意见。最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领导对会议进行总结,强调要发挥学校在低碳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和引领价值,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制定标准,确保标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资环分院作为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20)、全国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442)和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秘书处,长年开展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等标准化研究,具有丰富的专业储备。此外,资环分院多年来从事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标准化工作,编制节约型机关评价、公机构节水评价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为该标准制定积攒了丰硕的标准化经验。下一步,资环分院将加快标准制定进度,促进学校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