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沙利文医械行业全析:行业发展“最优解”何在?哪些细分赛道更“吸金”?集采下企业路在何方?

2023-07-28 18:05:17  来源:知识产权进行时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医疗器械企业想要实现长足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发现商机,就需要时刻把握行业动态。

为更好的赋能医疗器械企业,本次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董事总经理、合伙人毛化老师特为大家带来了2022-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趋势全面分析。

图/毛化老师分享内容*扫描文内任意位置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本次毛化老师首先从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政策、产值、出海、还有人才的情况跟大家做了最新的分享,后半部分针对目前几个投融资比较热门的医械赛道,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最新的趋势的环境下赛道内有哪些可把握的机会。

以下为视频干货内容摘录

01、中国医疗器械最新产业趋势

产值

在产值分析部分,毛化老师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分享中将中国医疗器械跟美国医疗器械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

如下左图所示,看绝对值而言,中国产值不低,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增长速度比美国高,但中国人均产值和人均的花费比美国低很多,这也是国内医械企业有很大增长空间的底层原因。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在治疗领域拆分方面,中国跟全球比较起来更加缺少专科高值器械(眼科、骨科、齿科),这些也是目前国内这些领域做创新器械比较多的底层原因。

政策

毛化老师在分享中重点针对以下政策进行了解读,一是与企业资本市场上市相关的2018年的18A到2019年的第五套,二是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三是集采: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内容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投融资

投融资方面,2022年国内的医疗器械的投融资的数量是376笔,比2021少(475笔),但是跟2020年相比还是有多的。所以去年的整个医械的投融资市场如果不和高峰相比其实还是有增长,相对比较稳定,可以说是资本回调、冷静。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其次医疗器械每个品类的天花板相对没那么高,所以投资一些比较早型的项目会更加合适。2019到2022年这几年集中在A轮的投资的案例数占45%,但是2022年资本回调,A轮及以前的占比到60%,投资人更加倾向于投早期的项目。

出海情况

国外一些公司在海外收入部分占比要远多于国内公司,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出海的情况、海外收入占比还是很大提升的空间。

目前器械的出海更多的是直接卖产品,因为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端制造业,虽说国内目前创新实力还无法和全球一对一比较,但我国器械制造能力还是全球领先的,依托于过往的制造能力,我们有大量IVD试剂、低值耗材能够出口,相对在器械里面的整个出口的金额还是比较高的。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内器械研发实力提升,有很多创新的医疗器械公司也不满足只是去卖低端的产品,也能够去拿FDA的PMA认证、FDA的510(K)认证、欧盟的认证,让创新的产品能够在国外上市获批,促进出口收入增长。

针对最新产业趋势,毛化老师在分享中对详细数据做出了比文内展示的更多解读,例如行业人才情况、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器械发展道路等,如您感兴趣可以扫描文内任意位置二维码查看全部内容。

02

投融资热门赛道

在投融资热门赛道的分析中,毛化老师主要针对心血管介入、影像、机器人、神经调控四个领域,结合最新整合数据进行了投融资情况、未来发展分析:

心血管介入

心血管是大家相对比较了解的赛道,之前从最早的血管介入到目前的脏器介入,相对是发展的非常的快的,如下左侧图片,2022年资本回调,总投融资数量相对2021年是减少的,但仍比2020年高。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在心血管介入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细分的赛道,例如冠脉介入,是相对比较传统的领域,相对言还是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投融资数量会下降,但是在比较新型的领域,如电生理、心衰介入疗法,目前增长非常快,投融资的案例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所以就算在心血管介入这个比较传统的领域里面仍能够细分出来不同的赛道跟领域做融资,所以在做详细分析时不能只看大领域,也要关注细分赛道,才能看到好投资机会。

医疗影像

影像是一个相对比较固化的领域,从数据可以看出,每年影像投融资的数量比较稳定,基本在30多例。2020-2022年都维持在30到35例之间。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影像赛道和其他赛道不一样,需要有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撑的,亦需要大量的影像科医生做数据解析。但目前国内的影像科医生数量比较短缺,分析速度和数据累积速度不匹配。

所以影像技术发展向容易跟数字化技术联系在一起,通过大数据跟人工智能方式,能够极大的减轻我们影像科医生负担,也为做疾病的诊断、早期筛查等提供更多参考。

医疗机器人

机器人赛道目前已经完成了初创期的探索,我们国家在骨科机器人、腔镜机器人上面其实还是做了很多布局,目前国内也有不少骨科、腔镜机器人获批。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机器人其实是一个在所有外科以及诊断中都可以用到的辅助工具,所以除了骨科和镜腔外,机器人在其他的领域也有布局。主要集中在经自然腔道、眼科、肿瘤介入等软组织的领域。

之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首先会向软组织以及经自然腔道发展,其次也会向着微型化跟微创方向去发展,同时也会集成AI、大数据的能力,做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神经调控

神经调控是2022年的“爆款”产品,在2022年资本回调的情况下,神经调控的投融资的数量是增长的非常的快的,神经调控在国内这边出现的时间不算晚,产品上市的时间比较早,很早就有美敦力这样的公司获批产品。

但是受制于医生跟患者的教育,同时也受制于支付情况,该市场之前一直没有被放大。后期神经调控、脑科学概念兴起,和脑机接口也能够产生一些联动,为我们发现脑科学更多机制、提供疾病参考有所帮助,热度才逐渐起势。

图源/毛化老师分享视频截图

*扫描图内二维码即可免费解锁全部内容

神经调控不仅仅只是常说的DDS,其实神经调控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有SCS、SNS、PNS,每一个领域里面其实都是可以有相应的一些比较好的标例出来。在胃肠道、代谢里面依然可以用到神经调控的设备、耗材,但凡是需要做神经电刺激的地方都可以用到神经调控,应用范围广。

目前神经调控是一个需要植入的产品,故而未发展方向往数字化,微型化,还有可远程调节无创发动器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神经调控产品的渗透以及被患者接受程度。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