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洛阳市国家级、省级、市级知识产权强企达214家

2023-10-31 15:21:57  来源:知识产权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近年来,洛阳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河南省专利奖获奖数量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强化领导共促大会精神落实落地

9月2日,河南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举行后,洛阳市委对洛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知识产权宣传热潮——通过电视台、楼宇显示屏等播放知识产权公益广告、海报标语等,营造全民关注参与知识产权的浓郁氛围;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调研,收集各方需求,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汇报工作计划,赢得市领导大力支持。

攻坚克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初见成效

2022年8月,洛阳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印发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27项重点任务,实施推进六大工程。

截至目前,洛阳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7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1.9万件,区域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及产品15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知识产权强企214家;共获得国家专利奖46项,占全省27.38%,其中国家专利金奖3项、专利银奖2项、优秀奖41项;获得河南省专利奖26项,占比17.6%,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2项;累计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7000余人次,2022年质押融资额4.25亿元,截至目前全市质押融资金额突破4亿元。

深入推进“双打”工作,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各县区和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工作站等维权援助分支机构20个,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与洛阳市中院签订合作协议,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精准发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亮点纷呈

完成中国(洛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工作,助力洛阳经济提质增效。该中心在岗23人,16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预审业务培训考核,安排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的保护中心学习交流。完成3100平方米办公场地装修,展厅宣传影视、材料及展品布置完毕,自动化设备配置到位,专线网络成功接入国家专利预审系统。专利预审业务获批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共126个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小类和27个洛迦诺分类号小类。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完成首批主体备案工作。9月18日保护中心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验收。

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效明显。该市利用35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成立规模1.1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基金聚焦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初创期、成长期等高成长性企业实施股权投资,重点投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的投资决策,累计投资1.08亿元,有效助力初创期、成长期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基金投资企业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成功获评河南省“瞪羚”企业。

导航成果应用助推科技创新。洛阳通过三年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已完成39项专利导航项目,其中产业导航9项,其他导航30项,覆盖新材料、智能装备、有色金属、农业机械等领域。洛阳理工学院开展的绿色建材产业导航,为科研团队提供决策支撑和发展路径指引,其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0万元经费资助,专利获第24届中国专利奖银奖。

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作用初步呈现。洛阳市已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平台,在平台上设置专利交易板块,实现专利信息线上供需对接,推动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和质押融资。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