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上海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46件

2023-12-26 14:44:22  来源:中国专利保护协会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上海·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超46件

12月25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新闻通气会。截至2023年11月底,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6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约50%;近三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16%。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孔元中介绍,上海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已完成,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构建形成了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覆盖全域、要素齐全、齐抓共推的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11月底,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6件,较2021年底增长至少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约50%。

二是PCT专利申请量持续上升。近三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16%。2023年1月至11月,上海PCT专利申请量为5630件,同比增长14%;上海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约为9.2%,位居全国前列,增速在相关申请大省中排名第一;PCT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有力推动上海首次跻身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五名。

三是知识产权金融规模显著扩大。近三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年均增长125.7%、质押登记金额年均增长76.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数量年均增长64.3%、保额年均增长41.8%。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超过1230笔,同比增长137%,登记金额超过211亿元,同比增长73.7%,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超820笔,保额超2.3亿元,惠及企业超500家;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位居四个直辖市第一。

四是专利许可转让次数明显提升。近三年,上海专利许可出让次数平均每年超过1.6万次。2023年1月至11月,上海专利许可转让3.5万次,其中专利许可出让1.5万次,同比增长15.9%;上海市高校专利许可出让1066次,同比增长40.1%。

五是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取得成效。2022年6月上海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至2023年11月底,累计推动139家企事业单位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66件,达成专利开放许可交易86项,其中免费专利开放许可35项,收费许可金额4125.3万元。

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天运行五周年

12月26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5周年。

近两年,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两项考核蝉联全国第一;获批香港、澳门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等8项全国首批试点工作;“五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维权服务体系等15项创新举措入选广东省自贸区、前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全国推广。

深圳保护中心人才队伍120余人平均年龄33岁,专业领域覆盖通讯、机械、光电、化学、材料、计算机、法律、金融等方向。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助推器,一连串的数据彰显成果:深圳保护中心建立“预审+优审”双通道加快模式,累计完成3.1万件专利预审,数量位居全国保护中心第二位,完成3.2万件专利优审案件;创新“预审+PPH”海外专利快速布局路径,推动900余件专利在十几个国家快速布局;培育了比亚迪刀片电池、腾讯区块链技术等高价值专利1400余件,服务云天励飞、芯海科技等3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预审服务腾讯、创维等企业6项专利入选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深圳保护中心主任宋洋介绍,5年来,该中心完善了工作平台,获批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黄金内湾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基地,持续发挥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深圳分中心、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重要平台作用,为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平台支撑、服务支撑、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撑。

深圳保护中心通过提质增效,综合服务更见功力。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探索“一企一策”“项目制”预审等各类增值服务。在业务办理时限上做减法,将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0个月压缩至3个月。在办事门槛上做除法,推动各项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在服务质效上做乘法,推动全链条、全门类知识产权服务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大势。5年来,深圳保护中心年均完成业务超120万笔,专利代办业务连续100个月零差错,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

通过推动“一窗通办”,深圳保护中心打造公共服务“大管家”。近5年累计完成各类知识产权业务超600万笔。2019年以来,累计受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核准制)申请超19万笔,审核近100万次,拨付资金超13亿元,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支持。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