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最高院关键判决出炉!3件专利发起1.09亿IPO狙击全部落败

2024-01-12 15:41:28  来源:IPRdaily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北风  浏览:0

2024年1月5日,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昌科技”)发布重大诉讼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其与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标科技”)一起涉案3070万元的专利诉讼二审落锤,最高院判决协昌科技胜诉。

据协昌科技招股书,2020年、2021年,在协昌科技IPO期间,高标科技共向协昌科技发起五起专利诉讼,索赔约1.09亿元,并被上市委问询。本次最高院的终审判决意味着,双方的五起专利诉讼全部落下帷幕。

3年专利诉讼落下帷幕,恩怨已消?

2021年3月,协昌科技收到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寄发的起诉状、证据副本等有关材料,高标科技起诉协昌科技、绍兴市越城区小徐电动车商行(以下简称“小徐商行”)侵犯其专利号为ZL201610839581.7、专利名称为“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发明专利

在这起案件中,涉案金额合计3070万元。高标科技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协昌科技支付涉案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1853.31万元、相关损失1146.69万元,合计3000万元,并赔偿高标科技维权合理支出70万元。

2021年11月26日,宁波中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诉侵权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驳回原告高标科技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9.53万元,财产保全费0.5万元,合计20.03万元由高标科技负担。

2021年12月14日,高标科技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4年1月4日,协昌科技收到最高院签发的(2022)最高法知民终2282号民事判决书,就上述案件作出二审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在这起专利纠纷中,协昌科技作为被告并未坐以待毙。2021年5月8日,协昌科技对涉案专利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被国知局受理。2021年12月2日,国知局宣告该项涉诉专利的专利权全部无效。

IPO遭1.09亿专利狙击,有惊无险?

协昌科技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运动控制产品、功率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5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据协昌科技的上市材料显示,其在IPO期间与高标科技还存在多起诉讼,最早的一起专利侵权诉讼由高标科技在2020年9月发起,此时离深交所受理协昌科技的上市申请不过三个月。高标科技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用三件专利连续向协昌科技发起五起专利诉讼,涉案金额合计10940万元。

2020年9月,协昌科技收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寄发的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材料,高标科技起诉协昌科技侵犯其专利号为ZL201720614601.0、名称为“接线座及电动车控制器”实用新型专利,并索赔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1500万元。2021年10月,这起诉讼以由高标科技撤诉告终。

2021年1月,协昌科技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寄发的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材料,高标科技以协昌科技等侵犯其专利号为 ZL201610991442.6、名称为“控制器以及具有该控制器的电动车”发明专利为由,在深圳中院提起两起诉讼,并在(2020)粤03民初3509号和(2020)粤03民初3510号中分别索赔1500万元、1800万元。2021年8月和10月,高标科技分别撤回了两起诉讼。

2021年3月和4月,高标科技用ZL201610839581.7号专利在宁波中院、武汉中院提起专利诉讼,两地的涉案金额均为3070万元。其中,高标科技在武汉中院的案件一审(2021年11月)、二审(2022年11月)双双失利,而在2024年1月份,上述最高院的终审判决也意味着高标科技最初在宁波中院发起的诉讼再次以失败告终。就此,高标科技在协昌科技IPO期间发起的五起专利诉讼案件全部落败。

研发费用率同行垫底,原因几何?

协昌科技的业务主要由运动控制产品制造和功率芯片设计两部分构成。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其在运动控制产品制造业务方面的毛利率比较占优,报告期内(2020-2022年),协昌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35.23%、30.19%、31.57%,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05%、29.17%、28.13%。

在功率芯片设计业务中,报告期内(2020-2022年),协昌科技在封装成品、晶圆的毛利率总和分别为27.8%、56.38%、40.09%,整体而言呈增长模式。2021-2022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封装成品、晶圆毛利率均值分别为50.2%、79.6%,增长较快。整体而言,从2022年起,协昌科技的功率芯片设计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差距开始拉大。

报告期内,协昌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18.76万元、1622.11万元、2040.24万元,研发投入逐年上升。不过其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20-2022年,协昌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3%、3.09%、3.80%,逐年平缓上升,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在运动控制产品制造研发费用率均值超过6%、在功率芯片设计领域的及研发投入均值约为9.5%。

对此,协昌科技的解释为同行业可比公司为上市公司,资金雄厚;另外协昌科技业务较为集中,同行业可比公司业务较为广泛,因此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研发费用率上的差距存在合理性。

附:本次公告

(原标题:最高院关键判决出炉!3件专利发起1.09亿IPO狙击全部落败)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