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专利规避设计要点探讨

2024-04-30 16:04:06  来源:IPRdaily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王红  浏览:2

专利规避设计是一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重新设计产品或技术方案,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策略。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普及日益加强,和我国人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维权与被维权事件不断出现,那么,专利规避设计对于企业避免侵权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了,其对于企业产品和技术方案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探讨专利规避设计需要考虑哪些要点问题。

PART01

理解专利侵权的基本原则

专利侵权判定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全面覆盖原则要求侵权产品或方法必须包含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等同原则则是指,即使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描述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两者实质上是等同的,也可能构成侵权,所谓的实质上等同是指用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等同原则相较于全面覆盖原则对于专利侵权的判定的复杂程度就更胜一筹。

PART02

分析专利权利要求

专利权利要求书定义了专利保护的范围。进行规避设计前,必须详细分析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一项技术特征,识别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必要技术特征的识别对于我们进行专利规避设计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PART03

专利规避设计的心法

专利规避设计的“心法”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简单地找不同,设计出与现有技术方案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同质替换,在不损害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摆脱字义和等同侵权的权利范围;三是不追求不同,直接切入提高产品质量本身。

PART04

专利规避设计最简单的技法

专利规避设计的技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巧借漏洞,减少非必要特征的同时,加入改进的技术特征;二是新瓶装旧酒,利用专利权过期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

PART05

专利规避设计之地域性和时间性局限

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局限。一项专利只在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的国家或地区有效,且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通常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为10年、外观设计为15年。利用这些局限,可以规避某些专利的约束。

PART06

确定专利规避设计的目标

在开始专利规避设计前,需要明确目标专利,即企业产品最可能侵犯的专利,并确定其实际保护范围,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对标专利,详细阅读理解专利文件(包括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的内容。拆分技术方案,并了解所拆分的每个技术特征的目的和效果,以应对专利等同侵权的规避设计。

PART07

提出替代技术方案

1、基于对目标专利的分析,提出多种替代技术方案。这些方案应该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但避免使用目标专利的技术特征。

2、对提出的替代技术方案进行评价,考虑其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市场接受度等因素。

3、在确定优选的规避设计方案后,需要进行法律风险评估,确认规避设计方案不会侵犯其他权利。

4、替代技术方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甚至可能因此获得自身的专利保护。

5、跨领域技术融合:考虑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到替代方案中,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

6、合作研发: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替代技术方案,可以加快研发进程并分散风险。

7、持续监控:在替代方案的研发过程中,持续监控相关领域的专利动态,以便及时调整规避策略。

PART08

专利无效分析

如果没有适当的规避方案,可以对目标专利进行进一步无效分析,探索其潜在的缺陷,以期通过专利无效程序消除其对企业产品的威胁。

PART09

专利申请

对规避设计后的新技术方案,应尽快申请专利保护,以形成对企业产品更为完整的保护体系。

结论

专利规避设计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避免侵权风险的有效手段。它要求企业深入了解专利法律、技术分析和市场趋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避策略。同时,企业还需要密切关注专利法律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规避设计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