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近日(简称《报告》)公开发布。《报告》是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委托和指导下,由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编制的一份地理标志产业创新发展总结性分析报告,以该区富财圩螃蟹、溧水草莓、溧水大米、溧水蓝莓、溧水黑莓、白马蓝莓、溧水青梅和溧水绿茶等8件地理标志的发展实践为基础,全景展示探索和推进“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报告》显示,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切实围绕“用好一件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双轮驱动,“挖潜有度+使用有序”并行发展,“企业有位+服务有力”共同推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探索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在地理标志赋能产业创新、带动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传播特色文化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显示,南京市溧水区在“地理标志+加工”“地理标志+旅游”“地理标志+文创”“地理标志+科创”及“地理标志+电商”产业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的品牌,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产品,获得了一系列“高层次”的荣誉。沙塘庵湫湖、华成蔬菜路成、常力蜂业金陵花、水晶富财圩螃蟹、普朗克有机田园、金色庄园莓小兔、晶健牌大米等8个企业品牌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洪蓝街道草莓、富财圩螃蟹、石头寨蓝莓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溧水蓝莓”“溧水黑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红芭蕾草莓入选“2019全国十大好吃草莓”、专利信息利用做法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息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十大案例”。
溧水区立足螃蟹、大米以及五莓(梅)产业,适应消费者多元需求,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了草莓种植、休闲旅游等互补的特色产业格局,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晶桥镇水晶村打造蟹文化馆、蟹田景观,搭建一个集蟹文化传播、旅游体验、产业展示、互动交流等多重功能的主题展示场所,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高峰时期,半年接待游客9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亿元。溧水将草莓种植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陆续举办梅花节、草莓节、咪豆音乐节、采果节及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赛等颇具特色的农村旅游活动,持续绘就“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溧水田园乡村画卷。
溧水区大力发展“地理标志+电商”,出台《溧水区支持直播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地理标志直播电商发展。在创成省农村电商示范县及和凤乌飞塘、白马石头寨、洪蓝傅家边、晶桥水晶村4个省级电商示范村的基础上,溧水区深挖区内“五莓(梅)”产品特色,依托“幸庄直播电商孵育基地”等载体成功创建以特色产品市场开拓为主题的幸庄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成功举办“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等高规格系列活动,实现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增幅达10%以上,全市首个盒马村落户溧水晶桥镇,通过数字订单与普仁有机蔬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预计2025年日销售量可超5万份,带动溧水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南京市溧水区8件地理标志的年产值超28亿元,占区GDP比重超3%。“溧水草莓”相关产业带动旅游人数超120万人,占区旅游总人数比重超8%。
(原标题:南京溧水发布“地理标志+”产业融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