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2023年组织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发布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成效及经验,认证君将内容分期发布,供学习借鉴。本期3个区域试点成效及经验如下:
“三维四区”引领质量管理创新
助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以霍尔模型为基础,构建“三维四区”质量精准提升模式,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真正打造成信息技术企业可持续提升的 重 要 手 段 ,有 效 带 动 试 点 地 区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增 长13. 6%,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增长 31%,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增长 39. 7%,高质量推动软件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是创新优化“服务维”,纾解企业痛点难题。利用国家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公共平台,提供便捷软件检测、质量信用申报、知识产权贯标等服务,发放“助企纾困服务减免券”,激活小微企业参与热情。依托“质量小站”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把脉问诊企业提升需求,提供零距离全生命周期“保姆式”精准服务。实地走访企业 117 家次,收集解决企业咨询需求 347 条。制定“苏质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专家帮扶、标准制定等手段,有效变企业“痛点”为“增长点”,获得高度赞誉。
二是聚力打造“品牌维”,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质量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企业认证诉求,精选技术机构承接攻关任务,开展“绿色应用软件”认证试点,助推软件业低碳转型,放大企业品牌效应,加快抢占市场先机。聚焦行业质量共性问题,建立“点面互动”工作机制,引导企业整合内部资源、深化品牌内涵,发挥提升行动“乘数效应”。积极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品牌权益。组织参加各级质量奖、“江苏精品”品牌认证申报培训,联合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梳理申报名单,精准帮扶 16 家参与提升企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称号。
三是广泛培育“人才维”,充实产业智力储备。主动对接软件园区,联合挂牌成立“质量学院”,建立常态长效培训机制,健全完善特色培育体系。举办质量技术专题培训 13场,参训 390 人次;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 5 次,开展广场宣传、绿色软件认证会、信创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参与人数 862 人次。积极争取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ISTQB)授权培训单位及委托考点选址落户,组织专题培训 5 场,帮助 24 人取得高级专业资格认证,持续充实企业人才库。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打造企业人才培养高地,使之成为贯通全产业链的“供氧机”和“造血器”。
四是推行“四区”梯次帮扶,涵养区域质量生态。筑牢质量基础“核心区”,在全国率先出台 3 年行动方案,汇聚政、企、研三方力量,立体构建质量协同架构,规范企业管理模式。启动管理创新“策源区”,引导企业深耕数字化、信息化在认证领域的推广应用,发掘质量认证与企业效益间内在联系,构筑区域提升认证新路径。试水体系融合“先行区”,推动创新认证机制,整合企业认证需求,打造一次审核多张证书认证模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探索质量文化“引领区”,鼓励企业前沿思考、战略布局,争当传播质量文化的“先行者”。
上虞区创新“315 提升法”
为伞件行业突破质量发展瓶颈
开展精准化服务
上虞区创新“315 提升法”,有效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累计助力32 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 家企业获得绍兴市市长质量奖,2 家企业获得区长质量奖,4 家企业获“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累计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0 项,完成 12 个伞件星级共富工坊建设,带动 3800 余人增收致富,推动行业产值突破 130 亿元。
一是开辟 3 条质量赛道,设定三级目标体系,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鼓励行业优势企业“领跑”,引导换挡提速企业“并跑”,带动管理弱项企业“跟跑”,实现企业质量“奔跑提升”。
二是建成 1 个“产业大脑”,集成伞件制造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伞艺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伞业知识产权“共享法庭”等模块,为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一站式服务,实现行业难题“集成破圈”。
三是落实 5项创新举措,把牢政策“伞柄”,发布多项奖励政策,助力伞件小微企业全链质量提升;强健服务“伞骨”,创建“质量管理诊所”、质量管理提升“微单元”等服务模式;汇聚技术“伞架”,打造“多脑”协作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协作引领伞件产业长效发展;牵引多方“伞线”,创建“1+N”组团服务模式,多部门统筹开展提升行动;丰富产业“伞面”,建设“共富工坊”,带动区域致富。
模式创新,全链推进
认证区域试点助力吴兴童装产业高
质量发展
近年来,吴兴聚焦童装特色产业,以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建设为契机,以“帮扶一家,惠及一批,带动一片”为目标,推动童装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塑造质量竞争型童装产业。据统计,市区两级童装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 22. 59%,同比下降 53. 4%;童装产业前三季度利润约为 100 亿元,同比增长超40%。主要做法有:
一是创新童装全产业链体系贯通模式。围绕童装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将链上企业均纳入一体化管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融通发展。今年以来,已有链上企业共 35 家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二是实施产业链共性质量技术联合攻关。绘制童装产业链“三张质量图谱”,剖析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并通过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群方式,推出闭环解决方案,实现纤维含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从 47%降低至 38%。
三是开展跨区域产业链绿色低碳合作。同柯桥区签订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建设协议,共同构建“产业互补、协同创新、绿色低碳”的跨区域合作模式,推进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的纺织童装先进制造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