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当日召开的上市委审议会议,通过了联芸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芸科技”)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
联芸科技是新“国九条”出台后,沪深两市首家IPO(首次公开募股)过会的企业。
联芸科技官网信息显示,公司于2014年在杭州创建,专注于数据管理相关芯片的研究及产业化,以数据管理、通用IP、SOC芯片为核心研发方向,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掌握数据存储管理芯片核心技术企业之一。公司推出的系列化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据通信、智能物联等领域。
根据联芸科技招股书,公司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进行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4月30日,证监会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引导中介机构提高申报企业质量,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了更高标准,推荐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具体来看,《指引》将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将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对比《指引》要求而言,联芸科技的“硬科技”底色显然颇为扎实。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55亿元、2.53亿元以及3.8亿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02%;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2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超八成。同时,公司还拥有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66项。
从业绩表现上,联芸科技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5.73亿元和10.34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65%。同时,近三年来,公司的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已成功实现大规模销售,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出货量累计接近9000万颗;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已实现量产应用。
作为今年新“国九条”发布后第一家过会的科创板IPO企业,联芸科技的科创属性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
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库,联芸科技截止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6项(远远多于心国九条要求的发明专利不少于7项)、发明专利申请7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