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资讯

2023年“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成效及经验(3)

2024-07-07 10:13:00  来源:国家认监委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2023年组织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点击查看),并发布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成效及经验,认证君将内容分期发布,供学习借鉴。本期3个区域试点成效及经验如下:

德清县以质量认证多维提升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形成新质

近年来,德清县聚焦地理信息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设立全国首个县级质量认证服务中心。2023 年,地理信息产业营收突破 300 亿元,同比增长 16%,全国市场占有率达 20%,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

一是重构顶层设计,赋能技术提升。“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三条赛道再升级,将企业进阶划分为“初创层”“发展层”和“跨越层”,开展针对性提升。目前,已为 220家地信企业解决各类质量问题 490 个,地理信息测绘工程质量优良率提升 12%。

二是聚焦服务效能,推动机制创新。按照“质量+”原则打造“一次审核、多张证书”认证创新服务,按需融合各类信息技术规范。目前,已实现质量与信息类管理体系融合建设培育小微企业 115 家,实现降本增效 8000 万元。同时,创新设立质量认证贷,为认证企业发放贷款 3 亿元。

三是推动跨区联合,促进合作共享。开展的“德清—雨花台”质量提升工作是全国首个跨区域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目前,已有 135 家企业参与质量评定结果互认,开放实验室共享。编制“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质量认证教程,为“一带一路”30 个国家开展国际培训 5000人次。

三明创新实施“四化”工作法

推动“沙县小吃产业”转型

2022 年 9 月“沙县区小吃产业”获批国家级认证区域试点以来,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沙县小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四化”工作法,有力推动“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发展。

工作成效方面,一是解决质量管理共性问题。质量意识普遍提高,关键点得到有效控制,一次性成品合格率提高 5 个百分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增强。二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区域试点开展前 GDP 占比 25. 5%(2019 年沙县小吃产值 80 亿,沙县区产值 314 亿);区域试点开展后,2022 年 GDP 占比 28. 5%(2022 年沙县小吃产值 107. 10 亿,沙县区产值 375. 79 亿)。沙县小吃从业者人均年收入增长 20%,新增就业 2 万余人,带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全链条小吃产业产值增长 100 亿元,已经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富民产业。

主要采取“四化”工作法。一是布局“系统化”。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整合有生力量,实行“1+N+X”模式,由市场监管部门主导,多部门联动以及若干个小微企业同向发力,力求成效。二是培训“多样化”。培养一批当家人,举办高层次人员培训 160 多人次,帮助企业领导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培育一批带头人,培训各类质量管理人员 2800 人次,有效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培训一批技术人,抓实普通员工常态化超万人次培训,提高员工生产服务质量。三是帮扶“精准化”。做好靶向诊疗,制定企业问题清单和个性化提升方案,高效解决认证、许可等“多张皮”问题;填补标准空白,制修订 30 多个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统一质量指标,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沙县小吃品牌竞争力;解决关键点控制,依托一品一码福建有限公司进驻沙县区,打造沙县小吃惠企服务平台,为沙县小吃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四是生产“数字化”。“数字化”提升生产效能,22 家沙县蒸饺生产企业,其中 1 家通过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效能较传统手工业提高 6 倍;8 家小笼包生产企业,全部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效能较传统手工业提高了6 倍。

黄埔区“三力”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广州市黄埔区以国家智能装备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区域试点为契机,将质量认证提升深度融入“万亿制造”中,通过认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黄埔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制度设计凝聚合力。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挂帅质量工作,将区域试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督办事项和《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规划文件,建立市场监管、发改、科技、工信、统计、行业协会及技术机构为成员的区域试点联席会议制度,聘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闵新和等22名专家组成试点专家组,出台《质量强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 0版和黄埔区先进制造业“黄金十条”等专项扶持政策,累计兑现扶持资金超1. 7亿元。

二是靠前服务高能助力。实施“调研—典型—通用”认证提升帮扶路线,设立专项资金从三个方向进行认证提升工作,包括开展对产业质量管理现状调研;为100家企业提供诊断服务,对20家典型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精准帮扶;发挥智能装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作用,吸引社会资金261万元,服务企业763家次,减免企业费用83万元,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8项,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 4万人次,免费培养183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形成质量调研报告,质量管理通用改进指南2份,典型案例5个,2023年,全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新增1369张,较2020年的334张增长了310%。

三是问题导向多维发力。破解产品换代升级的难点,推广全国机器人减速器行业测评,全区中国机器人认证证书数量突破48张(与浙江、江苏全省总数相当),填补2项国内认证空白,推动我国智能装备产品认证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攻关自主可控的痛点,开展国际质量比对提升,实现减速器传动精度和冲击寿命提升5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年为企业创造效益超1. 28亿元。语音识别准确率提升到98. 4%,居世界先进水平,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语音,已帮助企业降低质量损失5000万,推动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消费20亿元。消除贸易壁垒的堵点,与韩国、埃及等中东地区国家合作,为企业出口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服务,出口认证周期缩短超过50%。试点开展以来,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效能提升带动规模效益跨越式发展,实现“小升规”,区内智能装备制造规上企业数从2020年的143家增加到334家,培育智能装备产业国家单项冠军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带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研发强度提升至9. 07%,达到国际顶尖水平,6家企业获得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专项,2家企业获政府质量奖,2023年1—7月行业产值达289亿元,增长11. 1%。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