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资讯

绿色工厂申报流程及全国奖励政策详解

2024-09-10 21:29:40  来源:认证资讯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工厂已成为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工厂。接下来知产百科将详细解读如何申报绿色工厂及全国各地的奖励政策。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绿色工厂认证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级。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申报与评选由工信部主管,需经过地方工信部门逐级审核上报,最终由工信部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布了七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名单,经过严格的评选,共计认定了4488家绿色工厂。这些工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纺织、钢铁、建材、化工等多个重点耗能行业。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果,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推动了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潮流。

1、绿色工厂申报路径

绿色工厂申报路径图

1、年度规划制定

各地方(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需依据本地产业发展现状,甄选一批基础扎实、条件成熟且意愿强烈的企业与园区,作为绿色工厂创建的储备力量。结合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年度制定详尽的绿色工厂创建规划,并确保在每年12月末前,将下一年度的创建企业名单提交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省工信委”)。省工信委将基于这些信息,统筹编制全年的绿色工厂创建计划。

2、自主创建与自评

自主推进:鼓励条件优越的企业与园区,遵循绿色制造体系的标准与要求,树立绿色低碳、节能循环的发展理念,加大在绿色化改造上的投入,全面提升绿色化水平,正式启动创建流程,并开展自我评估。

申报准备:自评达到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的主体,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的要求,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估,并编制相应的评价报告。评价合格后,需在每年6月末前,向所在地方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申报资料,包括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3、地方初审与上报

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企业与园区的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审核内容涵盖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资料完整性以及指标达标情况等多个方面。初审通过后,需将申报资料(纸质版一式五份及电子版)于每年7月末前汇总上报至省工信委。

4、省级评估与审定

省工信委将组织专家团队,依据工信部发布的评价标准,对各地方初审上报的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进行细致评估与审查。

5、国家示范推荐

每年11月末前,省工信委将从省级绿色工厂管理申报主体中,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推荐申报至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工信部将通过专家评审、公示以及现场抽查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并公布国家级绿色工厂管理企业名单。

2、绿色工厂评价指标

已发布绿色工厂评价行业标准的(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网站查看),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其他行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进行评价。为发挥绿色工厂节能降碳引领作用,重点用能行业优先推荐能效水平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发改运行〔2022〕559号)标杆水平的工厂,其他行业优先推荐达到相应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工厂。

3、绿色工厂的行业标准

为了促进工业领域的绿色与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行动,制定并公布了一系列细致的行业绿色工厂评估标准,至今已累积发布了115项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广泛涵盖了钢铁、有色金属、稀土、化工、建筑材料、轻工业、纺织、电子、船舶制造、汽车制造以及通信技术等11个关键领域,为绿色工厂的建立、培育及评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指导。

4、全国各地奖励政策

为深入执行《“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与《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各省市纷纷响应,结合各自区域特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激发工业企业参与绿色工厂建设、绿色设计产品开发以及绿色园区打造的积极性,并鼓励其积极申报相关认证。作为激励措施,多数地方政府对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及工厂名录的企业,提供了一次性高达100万元的奖励;而部分城市更是将奖励额度提升至1000万元,以示对绿色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