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知识产权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部分内容为经济学基础,每年考核分值占比较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第一部分17个考前必会考点汇总,大家可以拿起手机记一记、学一学哦~
经济学基础-考前必会考点
【考点一】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关于国庆,你的计划是什么?有些人选择宅家休息,而大部分选择在路上。10月,已经有了浓浓的秋味,选择在路上的小伙伴们,我们已为你做好国庆旅游攻略。
【考点二】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
【考点三】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1)点弹性
Ed=(ΔQ/Q0)/(ΔP/P0)
(2)弧弹性
计算思路:将点弹性中的Q0换成(Q0+Q1)/2.P0换成(P0+P1)/2.
式中: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2.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以Ed>1为例)
(1)价格变动的幅度小于需求变动的幅度,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考点四】需求交叉弹性
1.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是无关的。
【考点五】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1.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2.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考点六】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
2.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考点七】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1.由于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曲线决定的,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考点八】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1.总收益R=PQ
2.平均收益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3.边际收益MR=∆R/∆Q=∆(PQ)/∆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4.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2)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线MR、平均收益线AR、需求曲线d是同一条线(即三线合一)。
【考点九】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1.决策原则:①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②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企业的利润最大。
2.在企业的短期生产或产量决策中,还有一个停止生产的临界点或停止营业的临界点,这就是市场价格P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之处。
3.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1)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2)它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亏损的最优产量。
【考点十】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1.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所以MFC=AFC=W1.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即三线合一)。
【考点十一】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消除外部性的重要途径:明确和界定产权
(1)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2)科斯定理
①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②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考点十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一)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
(2)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MPC=∆C/∆Y或β=∆C/∆Y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
②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4)一般来说,0
2.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C=α+βY
3.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C在收入总量Y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C/Y。
(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MPC
(二)储蓄函数
1.由于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所以:储蓄=收入-消费,即:S=Y-C
2.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公式,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储蓄函数的公式:
S=Y-C
=Y-(α+βY)
=-α+(1-β)Y
式中:(1-β)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s表示。
4.计算公式
(1)MPS=∆S/∆Y,且0
(2)平均储蓄倾向(APS)=S/Y
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储蓄倾向(APS)=1
(3)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1
(三)投资函数
1.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
2. 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以写成:
I=I(r)=e-dr
3.投资乘数
(1)增加一笔投资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2)推导过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投资乘数k的公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上式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考点十三】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一)关系式:
MV=PT(费雪方程式)
或P=MV/T
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
(2)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2.实际工资变动率与名义工资变动率
(1)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也叫市场利率,是指银行当时规定的和发布的利率。
(2)实际利率是扣除了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在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若以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π为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则有:i=r-π
(3)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5)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
【考点十四】奥肯定律政策含义:
(1)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考点十五】就业弹性系数1.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2.就业弹性系数Ee=E/Y式中: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E表示就业增长速度。
【考点十六】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2.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结论
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①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②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考点十七】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一)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
1.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汇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二)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2.汇率水平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