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西南石油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15)归口的国家标准项目《沾染性废旧金属产品回收处理技术规范》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批复立项(计划号:20243467-T-469),项目周期18个月,预计2026年报批。
我国每年产生约4000万吨的沾染矿物油、有机物、油漆及其它化学品的沾染毒害物质的废金属,主要包括废矿物油铁质包装桶、废油漆桶、汽车拆解及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金属(机油格、汽油格、发动机、油箱、油管)、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或含乳化液的金属屑、矿物油铁质包装桶、报废危化品运输罐箱、化工企业检修或关闭拆迁过程中更换下来或产生的废金属、报废变压器、石油天然气开采报废装备等,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后残渣中的废金属、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后水泥熟料中的废金属、固体废物处置利用企业检修更换的废金属等
当前对于沾染有机物的废金属如废铁质油桶(900-249-08)、金属制品机械加工行业珩磨、研磨、打磨过程以及使用切削油或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金属屑等(900-200-08、900-006-09),在利用过程未按照按危险废物管理。这些沾染性废旧金属在静置无滴漏后经打包压块用于金属冶炼,或经压榨、压滤、过滤除油达到静置无滴漏后打包压块用于金属冶炼。以上其他沾染有机物质废金属也是用于金属冶炼。
当前,沾染性废旧金属的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及再生利用,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作为管理依据,其收集暂存过程不规范,产生有害废水、粉尘、废气等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污染。
其次,金属冶炼加工企业未对沾染性废旧金属进行标准规范化管理,易导致二恶英等污染物瞬时超标,增大环境风险,冶炼企业的环境污染风险大大提高,同时也加大了冶炼企业的环保成本。
另外,冶炼企业对于作为原料的废金属缺乏精细化管理,没有对废金属的回收企业提出要求,未对再生钢铁等废金属原料中危险废物处理提出明确要求,将引起废金属中的有害物质对冶炼工艺的干扰,导致工艺能耗增加,降低再生钢材的品质(纯度)。
因此,为了推动沾染性废旧金属的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及再生利用规范化管理,本标准拟参考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或法规,在对沾染性废旧金属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沾染性废旧金属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技术要求。
本项国家标准,将主要针对沾染矿物油、有机物、油漆以及其它化学品的废钢铁、废铜、废铝、废合金等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活动的管理和污染控制,拟提出沾染有机物的废金属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技术要求;生活垃圾焚烧残渣中的废金属、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残余废金属、固体废物处置利用企业检修更换的废金属等可参照执行。
该标准对于规范废金属回收处理企业沾染性废旧金属的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明确作为金属再生利用原料的要求,规范冶炼企业的环境责任,规避污染物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等将联合相关单位,广泛吸纳技术先进、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加快本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尽快推动本项标准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