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盘点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的十大事件!

2024-12-30 16:05:19  来源:知识产权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在2024年即将结束、2025年马上到来之际,创新魔方团队首先祝大家元旦快乐。

2024年是知识产权行业艰难的一年,但是不妨碍有许多大事件发生,以下是总结的中国知识产权2024十大事件:

一、2024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2024年10月19日至22日,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州举办,主题为“知识产权的平衡保护与创新发展”。

这是AIPPI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致贺信。

这次大会开创了两个首次: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向知识产权领域的大会发贺信;世界级别的知识产权大会首次在在中国召开。

所以小编将其排在2024年大事记的首位。

二、2024年1月20日,《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实施

为保证新专利法的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步开展了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研究论证工作,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经司法部审议后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共13章149条,自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

修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排在第二位。

三、国知局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

2024年12月10日,国知局、市监总局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着“地标三分统一了”。

以前,地理标志归三个部委分管: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

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则由农业部负责,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是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注册登记和行政裁决划归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主要职责)。

三部委从不同的角度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国家工商总局侧重对知识产权标记的保护,国家质检总局主要对生产过程及相关标准进行认证,农业部侧重对初级农产品的保护。

从2024年12月10日之后,我国的地理标志彻底归一个国家部委主管:国家知识产权局!

这对知识产权领域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所以将其列在探花位置。

四、25届中国专利奖公示,某金奖获奖专利引起热议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预获奖项目10项,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60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预获奖项目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610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项目47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27日。

某985院校的某金奖获奖专利,因为权利要求只有1项,且占据1页以上的篇幅,专利质量之差,引发了对专利奖评选标准、公正性和存在的必要性的广泛讨论。

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人深扒后竟发现了该985院校还有独立权利要求有4页篇幅之多的获奖专利!

撰写质量如此“垃圾”的专利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最高奖项,让专利申请人对专利质量的标准着实摸不着头脑。

五、某北大教授被西安某公司实名举报“学术不端”

有举报,有解释,理应有个结果,不管谁对谁错,都应有个说法,但是这个备受关注的事件最后却不了了之……

六、国知局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征求意见稿)》

《创新魔方》小编团队对本次指引的归纳如下:

该指引旨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申请人提供明确的专利申请指导,确保人工智能相关发明能够得到有效的专利保护。

常见类型及法律问题

涉及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本身此类专利申请主要关注算法或模型的创新性。

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领域应用此类专利申请侧重于算法或模型在特定领域或功能上的应用。

涉及人工智能辅助作出的发明此类专利申请关注人工智能在发明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涉及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此类专利申请主要解决由人工智能系统自主生成的发明成果的归属和保护问题。

在此基础上,指引还重点聚焦创新主体核心诉求,全面梳理出五方面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法律问题。

发明人身份的认定

该指引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本身不具备发明人主体资格,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发明人。

小编疑问:对于用人工智能编写的专利,自然人作为发明人的案子如何认定呢?

客体认定标准

算法或模型本身的专利申请需要满足特定的技术方案要求,并解释其创新性和实用性。

基于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领域应用的专利申请需要详细描述应用领域、技术效果及实施方式。

说明书的充分公开

该指引要求与发明点相关的内容需要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以应对人工智能“黑匣子”问题。具体而言,说明书应详细描述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及实施例,确保公众能够理解和实施该发明。

创造性的考量

在创造性考量时,该指引通过解释审查标准、提供对照实例的方式,明确算法特征与技术特征如何在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这有助于确保在评估创造性时能够充分考虑算法特征的技术贡献。

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意见

该指引还提供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意见,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七、科技部发文:打击突击申请专利和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

2024年11月7日,科技部监督司发布《科研单位科研诚信管理制度示范文本》(点击https://www.most.gov.cn/kjbgz/202411/t20241107_192290.html),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旨在进一步引导科研单位切实履行好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提高科研诚信内部治理能力,健全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八、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京开幕,有创新动作

2024年9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年会主题为“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2024中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新高赛)亮相北京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对接项目,洽谈融资,为高价值专利转化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

“新高赛”不仅在年会上布置了展位,还将投融资对接活动搬到了年会现场。

九、欧盟罚款高通19亿,“指桑骂槐”实指向华为中兴

2024年9月18日,欧盟普通法院作出对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裁定,法院将罚款金额定为238.732.659欧元,约2.387亿欧元(约合2.655亿美元,18.8亿元人民币),略微低于此前欧盟委员会对高通处罚的2.42亿欧元。

虽然高通被罚款的原因与华为和中兴有关,但这一处罚是针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行为,而非直接针对华为和中兴。因此,从直接法律意义上讲,华为和中兴并未受到处罚。

然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高通的行为确实为华为和中兴在欧洲市场上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能使得华为和中兴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竞争对手的投诉和欧盟的反垄断调查。

十、请您做主!请您把您认为的2024知识产权大事件留言!

被选用的会赠送《创新魔方》《专利三十六计》《智财三国》《用段子讲透知识产权》中的一本。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