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专利转化运用第二批典型案例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
2024年12月
目 录
“一种网侧接入750kV换流变压器专利产业化”案例(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优化决策与控制的工业人工智能平台核心专利及专有技术转化”案例(东北大学)
赋能石墨化炉及负极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 激发新能源产业链生态活力(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创新创效,多元服务——以知识产权运营赋能高校专利产业化”案例(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知阵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智慧交通核心专利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案例(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FTO排查与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专利产业化案例(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实施尪痹片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专利导航项目布局的浮选液位控制技术产业化案例(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可控减振器支柱总成”专利产业化案例(辽宁工业大学)
啶氧菌酯以及邻苯二甲醚的工艺专利产业化案例(锦州三丰科技有限公司)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技术创新应用案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绿色环保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产业化”案例(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自吸式清洁车过滤吸尘结构”专利产业化案例(辽宁健德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除草剂喹草酮的创制及产业化应用”案例(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网侧接入750kV换流变压器专利产业化”案例(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其核心专利,在专利实施过程中,结合特殊结构、工艺方法进一步创新,持续优化专利技术,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不断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应用。应用该专利技术的换流变产品已销售39台,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3.45亿元,新增利润7.19亿元。该专利技术根据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实际需求,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输电效率、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作为目标而开发,技术经济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直流输电工程节约设备投资近1.5亿元,节减少地面积1800平方米。
【典型意义】该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对于优化全国能源配置、推动节能减排、雾霾治理,以及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优化决策与控制的工业人工智能平台核心专利及专有技术转化”案例(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柴天佑科研团队结合选矿、电熔镁砂、氧化铝等工业场景,研发提出了高性能PID控制、运行优化控制、智能预测与优化决策等关键技术,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通过专利许可方式,在北京东土等高技术公司和芬雷、抚顺罕王等制造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合同额约1.1亿元。东北大学组织建立高价值专利示范与试点团队,通过示范团队知识产权体系建设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并在示范团队内推进专利导航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利导航培育布局高价值专利,对相关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应用,也为团队的创新成果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产权支撑。
【典型意义】东北大学探索建立高价值专利示范与试点工作机制,在优势技术领域布局高价值专利,推进核心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市场优势。
赋能石墨化炉及负极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 激发新能源产业链生态活力(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用微导航策略,精准把握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培育高价值专利,加速产业化进程。公司成功实现了石墨化炉及负极材料一体化工艺技术的转移转化,完成13项技术转移项目,服务企业6家,累计技术转移金额达596万元,并助力下游企业成为炭素焙烧工艺系统创新升级、先进碳材料研发、绿色智能生产制造、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匹配和消纳应用等示范单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典型意义】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 “研产服”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让科技成果成为激发产业链生态活力的源泉,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
“创新创效,多元服务——以知识产权运营赋能高校专利产业化”案例(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知阵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沈阳知阵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聚焦沈阳化工大学专利产业化需求,提供专利转化运用全流程服务。通过举办专利转化专题培训,邀请知识产权领域专家现场授课并指导专利转化流程,吸引了超过500人现场参与,100家企业参会,线上直播观看次数超过20.000次,为学校探索产业专利转化应用提供了契机。通过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点培训活动,助力高校高质量完成4252件专利的盘点工作。协助学校举办专利转化供需对接会,邀请多家企业参加,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00余项,其中促成专利转让12项、专利许可32项、开放许可专利69项,总交易额达到100 万元。
【典型意义】沈阳化工大学与沈阳知阵紧密合作,积极推进专利转化应用,不仅激活了校内专利资源,也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做出了贡献。
“智慧交通核心专利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案例(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达科技深耕公交领域20多年,为包括全球最大智能公交系统——北京公交集团在内的60多家公交企业和7个国家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网络覆盖15万辆公交车,惠及3亿人的出行。基于专利导航,公司累计申请200多项专利,其中包括90项发明专利。过去五年,公司实现营收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公司在IPO上市阶段,以1件核心发明专利作价1580万元,完成了入股。公司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一系列荣誉,新三板挂牌估值近20亿元。
【典型意义】在专利导航的助力下,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实现了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产业化转化,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公共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行业标杆。
FTO排查与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精准对接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创新发展需求,通过精准的FTO风险排查,有效避免了产品潜在的专利侵权隐患,根据FTO获取现有专利信息进行产品专利挖掘和布局。依托专利导航信息指引,对产业核心环节进行研发投入,同时构建全方位专利保护矩阵,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自研轴承的成功供货,不仅预计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降低了20%,还推动了轴承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新力量。此举刺激了市场竞争,促使进口轴承价格下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典型意义】先FTO排查并快速布局产品专利,后专利导航指引完善产业链专利布局的模式,不仅加速了企业轴承产品产业化进程,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我国企业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提供了创新路径和实践经验。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专利产业化案例(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致力于甲基丙烯酸酯类产品研发与转化。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贯彻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强化产品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培育,成功研发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酯交换工艺。该工艺绿色、安全、环保,产品纯度、色度高,成本低,满足了市场和用户要求。该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有效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形成了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组合。该项产品的成功研制,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2023年产品销售额4929万元,94%出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国际市场占有率近50%。
【典型意义】东联安信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为工作重点,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与培育,推进专利技术的全方位应用转化,扩大了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实施尪痹片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尪痹片,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首个中药新药,由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公司围绕尪痹片的核心技术,包括“一测多评”技术、指纹图谱质量检测、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以及近红外在线监测控制等,进行了精确的专利布局。在处方、质量控制方法、创新工艺技术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共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获得授权。目前,尪痹片已覆盖全国超过1.2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场覆盖率超过20%,被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纳入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临床用药指南,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安全、高效、质优、经济的药物选择,极大满足了广大患者对这类治疗药物的需求。
【典型意义】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通过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的专利布局保护,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高价值专利,构建技术壁垒,形成市场优势。
基于专利导航项目布局的浮选液位控制技术产业化案例(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专利导航,挖掘智能选矿行业技术热点及空白点,成功布局浮选液位控制方法等核心技术专利,实现了“浮选液位控制系统”成果转化。目前,产品已在八钢敦德选厂、玉龙矿业、锡铁山选厂等现场应用,初步实现产业化生产。该产品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避免了手动调节液位的繁琐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产品降低了能耗、提高生产质量、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为用户带来显著的效益。
【典型意义】东方测控在专利导航的基础上,开展精准的专利布局及产业化方案部署,为新技术未来的商品化、规模化指明了方向。
“一种阻尼可控减振器支柱总成”专利产业化案例(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构建“专利布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的转化机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孙晓帮教授团队的阻尼可控减振器支柱总成技术,实现了减振器阻尼可控,突破了国外垄断技术,形成了高价值专利。该专利向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转化,公司作为国际最大的减振器活塞杆加工基地,利用该专利技术开发阻尼可控减振器内置电磁阀总成项目并进行产业化,项目已通过倍适登、天纳克等国际企业的验厂要求,产品已小批量试生产,项目产业化后将为企业带来丰厚效益,2025年新增订单2500万元。
【典型意义】辽宁工业大学通过专利技术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减振器的技术壁垒,促进了高校专利转化运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啶氧菌酯以及邻苯二甲醚的工艺专利产业化案例(锦州三丰科技有限公司)
锦州三丰科技有限公司以两项发明专利和不动产质押获得2000万元融资,加速了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公司核心团队研发的两项专利——一种啶氧菌酯的制备方法和一种邻苯二甲醚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且利于工业化生产。2023年以来通过专利转化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0.3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第一。企业运用“自主转化”的专利转化模式,依托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渠道,以高效率、高品质的优势实现专利技术的快速产业化。
【典型意义】三丰科技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了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资金的支持,加速技术研发、生产线改造、市场推广等环节的进程,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技术创新应用案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携手辽宁欣盈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煤矿井下支护需求,创新性地研发了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技术。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原料配比,将粉煤灰陶粒与水泥等材料混合搅拌,生产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2023年,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内蒙古的寸草塔、大柳塔、布尔台、上湾等多家煤矿,有效替代了传统支护材料,不仅大幅减少了采石对环境的破坏,还显著提升了矿井支护的强度和稳定性。项目累计消耗粉煤灰近5000吨,为煤矿企业创造了近800万元的经济效益,其环境效益显著,有效缓解了粉煤灰处理难题,推动了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
【典型意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深度参与36个产学研联盟,高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快速实现科研成果应用。该案例解决了粉煤灰污染问题,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并为煤炭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
“绿色环保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产业化”案例(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和开发适用于汽车轮胎配套和替换市场的绿色环保子午线轮胎。公司围绕“可持续原料和新型环保材料、轮胎低滚阻”等关键技术深入研究,项目经配方的适用性和工艺可通过性后,转化到实际产业化生产中,获得授权专利8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3篇。研发的部分产品已经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该项目的产业化实施,有望打破国内轮胎在中低端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和中高端市场被外资垄断的格局。
【典型意义】朝阳浪马轮胎通过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效推动了我国子午线轮胎产业,尤其是全钢载重子午胎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绿色轮胎产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种电动自吸式清洁车过滤吸尘结构”专利产业化案例(辽宁健德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健德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电动自吸式清洁车过滤吸尘结构,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领域的小型专用作业车辆的变革式设备。该发明专利布局覆盖了负压直吸原理,垃圾、分离过滤结构等一系列关键发明成果,为行业带来了突破。公司致力于构建专利转化支撑体系,设立专项专利预算以提供资金保障,并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平台,为研发提供坚实支持。过去三年,辽宁健德的累计销售额已达到3亿元。
【典型意义】辽宁健德通过构建研发平台,确立以研发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价值专利,推动核心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新型高效除草剂喹草酮的创制及产业化应用”案例(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
喹草酮,由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研发并推广,是全球首个喹唑啉二酮类商品化农药,也是首款能安全高效应用于高粱的超高效除草剂,解决了高梁田“超级杂草”无药可治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先达农业采用“技术攻关+全面布局”的专利转化模式,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喹唑啉二酮类除草剂创制体系,促进了杂草防治技术的进步,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2021至2023年,生产喹草酮产品877.46 吨,新增销售额 8715.02 万元,新增利润近4000万元。
【典型意义】喹草酮构建了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为我国近年来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创性农药科技成果,被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高粱田除草剂的重点推荐品种,确立了在高梁除草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