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力源海纳IPO:发明专利少,创新能力受质疑

2025-04-07 21:49:04  来源:爱集微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力源海纳IPO:发明专利少,创新能力受质疑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形成英杰电气、新雷能、盛弘股份和力源海纳等排名靠前的工业电源企业,其中,于近期启动创业板IPO的江西力源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源海纳”)在锂电及高精度电子铜箔、PCB设备和特纯电子气体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自2022年起,公司加强了半导体晶圆高精度高速电源、高纯度碳化硅衬底材料加热高精度电源、射频电源、差异化储能等方面的新品研发。

国内工业电源企业数量虽多,但各家企业形成一定的差异化,如英杰电气,在光伏领域市场占有率达70%,而力源海纳在PCB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高频开关电源于2021年-2023年在国内锂电及高精度电子铜箔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并计划发力门槛更高的半导体行业用工业电源产品,以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过在专利数量方面,力源海纳与可比公司相比并不具备优势。

截至2024年6月30日,力源海纳累计获得专利72项,包括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从专利总数看,力源海纳与英可瑞基本相当,但低于其他可比公司。而在最核心的发明专利数量方面,力源海纳处于垫底状态。

专利数量少,与力源海纳过去对研发投入重视度不足有很大关系。

2021年-2024年H1(下称“报告期”),其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43人、54人、94人、92人,占员工数量比重分别为8.22%、8.18%、13.26%、13.14%。而可比公司报告期各期的研发人员数量均超过100人,特别是新雷能,于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首次突破1000人,成为工业电源行业研发团队规模最大的本土企业之一。

研发团队规模小,使得力源海纳的研发投入规模也比较小,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308.11万元、1823.48万元、3324.22万元、2458.08万元,其中,2021年-2023年的累计研发费用为6455.81万元,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修订)》第四条中第二套指标“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的IPO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力源海纳研发投入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2021年-2023年的年复合增速为59.41%,领先于其他可比公司,受益于此,其研发费用率也呈逐年走高趋势,报告期各期分别为3.44%、3.7%、5.63%、9.4%,与可比公司相比,已由垫底提升至中间水平。

关于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规模较小且逐步增长的趋势,力源海纳表示,公司作为成长中的非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融资途径相对单一,研发费用的投入相对更加谨慎,而近几年加大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拉动了投入规模增长。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